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8年4月13日 星期日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百花周刊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品味人.他,讓流浮山復興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8-04-13]
放大圖片

文:鄧達智 圖:資料圖片

 他是劉嘉麟,眾人口中的阿B或B仔,傳媒更給他冠上「少年廚神」的稱號;他令土生土長之地——流浮山再次馳名。

 未說阿B,先說說流浮山的游水海鮮。上世紀五十年代前,流浮山后海灣一帶的地理環境,因由深圳河及元朗河出海之鹹淡水交匯,成為重要的魚、蝦、蟹及蠔的生產地,蠔田出產碩大生蠔,造就了流浮山成為區內最重要的生蠔、蠔豉及蠔油的生產基地。

 在此之前,運送游水海鮮絕不容易,海產往往變成鹹魚、蝦乾、蝦膏……直至六十年代,流浮山的農民及漁民發明在近海之淺灘築井,獲取淨化海水才得以將海產魚穫保存數天,加上配合當年本港經濟開始起飛,尋找刁鑽的美食,以及擁有私家車人士的數目上升,週末或晚飯驅車來到新界西北面的流浮山吃食游水海鮮者越來越眾。

 早期的「裕和塘」是先祖父的至愛。我們童年時跟從祖父前來吃鮮美無比的海鮮,而酥炸生蠔成了流浮山的美味名菜。隨後在少年及青年時期隨先父到七、八十代大受歡迎的「小桃園」品嘗海鮮,適值流浮山再風光不過的年代。直至回歸前,不分周日或週末,慕名前來的食客、豪客數眾,夜夜笙歌至午夜後始散。

 隨著元朗不少土地改變用途,以及未有前瞻性的計劃之下,過去風光如畫的農地幾乎盡變貨櫃場、貨車場等,嚴重污染環境,如此大剎風景的情況,更令遊客止步。

 最慘痛的,當然是遇上金融風暴、沙士事件,令流浮山昔日繁華景象幾乎風流雲散。

 有危便有機,流浮山海鮮事業命未該絕。在這裡出生及成長的阿B,在著名的母親一嫂調教及自中三後放下書包,立志學廚的志氣與幹勁驅使未到二十的少年,已創出多道海鮮新菜,讓食客重新感受流浮山海鮮滋味的與眾不同。

 數年來,B仔原創的「麻香燒汁瀨尿蝦」、「蟹子食神炒飯」、「香焗奄蟹子」……都從來沒叫我們失望,由劉氏兄弟主理的「歡樂酒家」鮮有叫我們失望。過去幾年,不論中外友好、名人文豪,只要筆者請客,B仔手勢是當然選擇。

 B仔的成功除了勤力,肯動腦筋,聰明之外更重要是待人接物少年老成及天生一副明星相。任何人都可能有一副好身手,任何人都可能成功成材成為行內佳話;但讓普羅大眾接受一見難忘的明星素質CHARISMA可不能硬性移植。然而B仔,卻都擁有了。

 沙士之後,B仔廚藝及其人其事受到各方關注,因為他的橫空出世,引起大家再次回到本來已衰落的流浮山,帶起新一波熱潮。

 所以,我說B仔是「流浮山的復興者」不為過。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百花周刊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