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花農趙鳳蓮在賣花。 本報山東記者于永傑攝
每年農曆穀雨前後是菏澤牡丹盛開時節,一年一度的菏澤牡丹花會也會在此時舉辦。今年花會開幕前晚,一場春雨澆透古曹州大地,10萬畝牡丹鋪天蓋地盛開起來,滴滴朝露在春風搖曳中從嬌嫩的牡丹花瓣上滾落,整個城市被牡丹的艷麗顏色和清新香氣包圍起來,而菏澤的數萬花農則更加忙碌起來。
趙鳳蓮下一代棄花業打工
牡丹區的趙鳳蓮和丈夫種植牡丹已經20多年了,在她們村子裡「沒有人種糧食,所有的地都在種花」。花會開幕當天她早早到遊客密集的牡丹園附近賣花,到下午3點,趙鳳蓮已經賣出20多盆。「這叫冠群芳,30塊錢」,她指著一盆深紫色的牡丹向問價的遊客介紹。在談到種花收益時,趙鳳蓮坦率地說:「比種糧食強得多,一畝花淨收入有一萬多塊錢。也比種糧食輕鬆,最忙就在開花的半個多月,過了花期打完3遍農藥,牡丹耐寒,冬天室外就能過冬。」趙鳳蓮有3個孩子,但他們都不願意再跟著父母種花,而更願意進城打工,「孩子喜歡進城打工,我也願意他到外面闖闖。」
孫景玉4代種牡丹成專家
73歲的孫景玉可謂是牡丹培育專家,目前菏澤牡丹1100多個品種中有600多個都是他親手培植的,1981年中國花卉協會正式將他培育的花大色白的「賽雪塔」命名為「景玉」。該品種「長得快、開得多、抗病能力強、座花率高,一棵小苗能賣到20元」。在菏澤曹州百花園的花田裡,記者見到了孫景玉老人。到他兒子這代,孫景玉一家已經有4代種植牡丹。
據他介紹,牡丹耐寒耐旱喜乾燥,而菏澤土質屬沙土,土質鬆軟雨後易乾,很適合牡丹生長。當年他的父輩種牡丹完全「靠天吃飯」,一逢戰亂牡丹賣不出去,花農們只好改種莊稼。可是癡迷牡丹的父親寧肯餓肚子也不許任何人動一株,「那時候雖然不理解他為何那麼癡迷牡丹,但是牡丹在我腦海中深深地紮下了根。」孫景玉這樣說。如今他所在的百花園佔地100畝,可他還是希望「能有再多一點土地種花」。
首批「太空牡丹」今年開放
2002年3月,孫景玉親手挑選了200粒牡丹籽搭載「神舟3號」飛船進入太空,歷時6天又8小時,繞地球飛行108圈後於當年9月播種在百花園。在他的精心培育下,有30餘棵「太空牡丹」成活,今年4月有12株競相開放。為了等待第一株牡丹開放,孫景玉在花田裡從清晨守護到中午,父親當年對牡丹的癡迷又遺傳到了他的血液裡。據孫景玉介紹,這些「太空牡丹」大約3年後進入盛花期,屆時就能觀察出它的變異優勢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