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8年4月22日 星期二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內地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精兵公僕兼多職 簡政先行大局制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8-04-22]
放大圖片

 ■浦東開發18年,實現了「滄海桑田」式的變遷,現代化國際新區在東海之濱崛起。圖為浦東新一代在陸家嘴中心綠地嬉戲。

■本報上海新聞中心記者鄔鳴飛、畢方方、何靈芝、唐湛嫣

 浦東開發開放18年來,從農田變身金融中心,變化之大可謂「滄海桑田」。然而十幾年來,有一樣在浦東幾乎未變,它就是「小政府、大社會」的行政管理體系。在這一體系下,浦東公務員一人身兼數職,人人都是「多面手」。然而,這種「大局制」在中國政壇上顯得形單影隻。直至今年兩會,國務院機構改革「大部制」方案出台,令浦東公務員吃了定心丸,用浦東某位官員的話說:「這解決了多年『堅持還是放棄』的困惑。」

 倘與浦東公務員多打交道,就會發現很多公務員的名片上,頭銜不止一個,有的甚至四個、五個。這就是「浦東特色」。1992年10月,剛啟動的浦東新區只有10個局級單位,全區公務員編制800名,而當時上海市政府的委辦局有70多個,其他區縣50個左右。

公僕辦事「分鐘計」

 這一簡化的黨政機構設置模式,出自時任上海市副市長、浦東新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的趙啟正與同事之手。他們認為,新區黨政機構設置要遵循「小政府(機構)、大社會」原則,要簡政精兵、合併職能、加強服務、清權放權。

 現任浦東新區宣傳部長陳高宏當時身兼數職,僅應付開會就「分身乏術」,有時還被上級機關因缺席會議而「扣分」,讓他冤枉不已。也正因如此,浦東的公務員都練就了「一張鐵嘴」和高效的接待能力。

 曾任浦東新區宣傳部長的邵煜棟透露,最忙時,浦東每年要接待副總理以上級別外賓30多批,如果加上兄弟省市來訪,最多的時候每天要接待9批。浦東公務人員的日程表,是以分鐘計算的。

「衙門」少別區一半

 不過在「上不改下不改,左鄰右舍都不改」的孤獨中,許多人認為,浦東的「大局制」挺不住,最終一定會走上「精簡—膨脹—再精簡—再膨脹」的老路。朱鎔基兩次來浦東視察時,都鼓勵新區對認準的事情要堅定不移地做下去。一位中央領導人來浦東視察,也十分讚賞浦東的做法,要求新區「戴著鋼盔」也要頂住來自各方的壓力。

 就這樣,一直到2000年,浦東新區政府直接管轄的委辦局也控制在14個,比其他區少一半;公務員1,100名,是其他區的三分之二。浦東新區的面積與新加坡差不多,經濟總量佔全上海的四分之一,招商引資佔三分之一,外貿進出口佔二分之一,公務員身上的擔子之重可見一斑。談及此事,新區官員笑著用上海話對記者說:「老節棍(很厲害)咯。」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內地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