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鄭新立表示,「定職能、定機構、定編制」是大部制目前最迫切的問題。
——定職能 定機構 定編制 部委組建實質運作
本報北京新聞中心記者 許煜
十一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通過的第6次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實施至今已滿一月。此番大部制改革能否獲得預期效果;一個月來的過渡、磨合順利與否等等,都成了各界高度關注的焦點。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鄭新立22日在接受本報訪問時指出,目前最迫在眉睫的問題,是盡快確定並落實「定職能、定機構、定編制」的「三定」方案,才能使「大部制」真正進入實質性階段和「可操作」狀態。
據鄭新立透露,此番機構改革方案所涉及的部委,目前已基本完成「三定」方案。各部委在完成「三定」方案之後,需先上報中編辦,由中編辦協調修改之後,再報國務院審批。他預計,「三定」方案最快也得上半年,才能全部審批完畢。「方案經過國務院審批後,相關人員才能到位。」
「三定」最快年中確定
他並指出,此番機構改革不是簡單的機構成立與裁撤,而是著重彼此職能的重新整合。因此,凸顯出來的協調與磨合之難,也在所難免。
「這更證明,中央此次放棄『一步到位』,採用『分步走』的辦法是正確的。分塊推進,比一步到位效果要好得多。」他強調,目前最主要的,是盡快將所涉及部委的職能、機構、編制確定下來,使大部制盡快進入實質性操作狀態。
中國改革雜誌社學術顧問、著名未來戰略專家武建東則坦言,此次機構改革涉及人員眾多,不少人的工作和崗位都會被改變,甚至會有人因此離開部委。要解決這麼多敏感而棘手的人事問題,確實不容易。「這正是目前『三定』方案之所以謹慎、低調的原因。」
專家:「定職能」最重要
他亦指出,「三定」方案中,「定職能」這一關尤其重要。「部委在確定職能時要盡可能少而精,並盡可能將決策、執行和監督職能分開,否則,職能臃腫與機構臃腫的後果沒什麼區別。」
武建東認為:「如果這次『定職能』時,還不能把原來相關部委裡一些過寬過多的職能脫離出來,則此番改革所強調的優化政府職能、規範機構設置等目標,也很難實現,大部門管理體制亦將是一紙空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