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8年4月27日 星期日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港聞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專家析3童死因 濫服藥易出事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8-04-27]
放大圖片

 ■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系主任袁國勇。 資料圖片

 【本報訊】3名幼童在流感高峰期間猝死的事件轟動全城,率領專家小組徹查3童死因的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系主任袁國勇表示,事件不能全歸咎於醫護人員的疏忽,有時市民濫取藥物的習慣更壞了事。他指一般的傷風、感冒病徵,毋須處方3種以上的藥物,服用多種相類藥物,反而對患有例如先天性心律不齊的病人構成危險。

轉新醫生應帶服剩藥物

 袁國勇昨日在電台節目《香港家書》中指出,本港許多的病人都有一個錯誤的觀念,以為愈多藥食,病就愈快痊癒;但正確治療流感引起的發燒、喉嚨痛及流鼻水等症狀,一般情況下毋須使用多於3種藥物。

 他指出,3名兒童分別死於心律不齊、急性心肌炎及壞死性腦病。其中兩名幼童被送往急症室之前,曾多次在私家診所求診,或令接手的醫生未能察覺到病情有多嚴重。他建議,家長帶孩子向新接手的醫生求診時,最好帶備最近服用的藥物。

倡連結公私營醫療資料庫

 同時,醫生應盡量避免使用藥物的商業註冊名稱,改為使用醫學學名,因為同一種藥物,尤其與其它藥物混合時會有多個不同的註冊名稱,令醫生難以定斷病人曾服用那種藥物。同時,因為許多藥物是複方,即是說1粒藥丸可以有2至4種不同的藥物,若只使用註冊名稱,醫生很容易忽略了藥物成份,大大增加處方多於一種同類藥物的可能性。長遠而言,公私營醫療系統的資料庫應連結起來。

 袁國勇認為,該3宗不幸事件不能全然歸咎於制度或個別醫護人員的疏忽。在撰寫報告時,專家小組極力探求真相,希望從中汲取經驗及教訓,而不是找一個人為事件負上責任。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港聞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