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三明市區
文:本報海峽西岸新聞中心記者林蓉、蘇榕蓉、陳卓棟
地處閩西北的三明,擁有豐富的自然、旅遊、礦產、水、工業原材料資源等優勢,且區內原有多個大中型重化工業企業,工業基礎雄厚。依托自身特點,三明積極發展被其稱為「4+1」產業的冶金及壓延產業、林業工業、機械及載重汽車產業、礦產品加工業、生物醫藥製業,推進產業集聚、產品深加工,積極促進可持續發展。同時三明大力發展交通基礎建設,聯通海西沿海地區,力求使該區成為海西交通中轉樞紐。
在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的「山海聯動」戰略中,交通建設是實施的基礎。截至2007年底,三明已建成高速公路218公里,完成國省幹線和重要經濟公路建設、改造746.58公里。實現了泉(州)三(明)、永(安)武(平)高速公路開工,海峽西岸三明綜合交通樞紐規劃啟動。在公路交通加快發展的基礎上,三明機場續建,閩中快速通道向莆鐵路動工,使三明綜合交通運輸體系逐步完善。目前,三明逐步實現3個小時通達廈、漳、泉閩南經濟圈,4至6小時到達南昌、武漢等內陸中心城市,5個小時到達「長三角」經濟圈, 4小時到達「珠三角」經濟圈,把三明融入全省以至長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的經濟發展,實現跨省域的產業對接和市場對流。
一通百通 成中轉樞紐
隨著交通基礎設施的完善,三明的區位優勢逐漸發揮。三明市市長劉道崎接受本報專訪時表示,三明作為全省唯一的加快流通產業發展試點城市,將構築海峽西岸經濟區重要的現代物流集散地,加快建設閩西北物流園區和梅列、三元城市物流園區,實施海西金屬材料製品市場等項目。
他還分析,相比福、廈、漳、泉等地用地緊張的情況,三明擁有2.3萬平方公里土地用以發展園區經濟。利用物流暢通之機,三明可承接海西沿海城市產業技術轉移,積極參與區域分工。
展望今年,三明將重點加快8個省級工業園區和埔嶺汽車集中區開發,啟動金沙園二期、金古園二期和吉口—瑤奢工業集中區規劃、建設。
在2008年三明市政府工作報告中,劉道崎列舉了「4+1」產業2007發展的成就,包括林產工業成為全市第二個產值突破100億元的產業集群,全國日處理鎢礦石能力最大的寧化行洛坑鎢礦一期工程投產等。他認為「4+1」產業為三明經濟向前發展提供了強勁動力。
「4+1」產業前景看好
劉市長表示,三明市煤、鐵、鎢、鋁、錫等資源擁有量在福建省佔有較大比重,為區內冶金及壓延產業、機械及載重汽車產業、礦產品加工業長期發展提供保障。而且該類重工業中的三鋼、三化、三重機等多為國有企業,在人才、管理、技術等方面優勢明顯,保證了該類重工業在中遠期的可持續發展。
在生物醫藥製業方面,由於三明有著良好的水資源,連續3年水質檢測環境質量標準達到95%以上,空氣質量優良率也達到了83.8%,為該產業發展提供了一個良好的環境條件。如能充分利用區內森林資源豐富、生物種類多樣的優勢,該產業將有一個良好的發展前景。而在林業工業方面,具體上需重點做強做特林、竹、煙葉、茶葉、水果、畜牧水產、食用菌等產業,建設全省最大的超級稻生產基地和一批在全省乃至全國有影響的規模化特色農業基地。
對於「4+1」產業的下一步發展戰略,劉道崎表示將為5項產業引進外資、發展民企,以提高其活力。據悉,今年5月赴港招商期間,三明市將以「4+1」產業為主,推出招商項目360個,擬利用外資28億美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