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我國歷史上志願軍第一狙擊手張桃芳。 網上圖片
50年前發生在朝鮮半島上的那場狙擊大戰發展成為一場現代戰爭史上規模最大的狙擊作戰行動,而且對整個戰爭的進程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但解放軍的狙擊手並沒有我們想像中那麼神秘莫測,他們中很多人只是剛剛踏入戰場的新兵,他們甚至不曾接受過任何正規的戰術訓練。
裝備不足 短距離擊敵
說起朝鮮戰場狙擊戰的起源,還是在陣地戰的初期。1951年11月,經歷了一年多的激烈廝殺,戰局暫時歸於平靜。中國人民志願軍、朝鮮人民軍與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及南朝鮮軍隊在「三八線」南北地區形成了對峙。
美國投入朝鮮戰場的總兵力已有數十萬人,並且擁有絕對的裝備優勢。所以陣地對峙一開始,習慣了運動作戰的志願軍就處處被動。美軍方面大炮、坦克整日濫轟不止,不斷向雙方中間地帶擴展陣地。志願軍官兵當然不能容忍這種狀況持續下去。但美軍的炮彈敞開供應,可以胡亂打,而志願軍的彈藥則是人民節衣縮食從蘇聯一發一發買來的,這就迫使志願軍官兵在「巧打」兩字上大做文章,提出了「變死陣地為活陣地」的口號。
交戰雙方陣地大多距離400∼500米,最近處僅有100多米。這樣的距離已經進入了各種輕武器的射程。狙擊手由此應運而生。對於一個職業狙擊手而言,他必須要擁有專用的狙擊武器──狙擊步槍。但解放初期的新中國幾乎沒有任何軍事工業。志願軍就是憑藉那一支支在今天的軍事愛好者眼中已經視同燒火棍的武器,在當年的朝鮮戰場上創造出一個狙擊手神話。
零敲碎打 美軍嚇破膽
據現存的歷史資料顯示,在最初的狙擊作戰中,駐守朝鮮前線中段金化地區的志願軍第26軍戰果最為顯著。1952年年初,該軍第230團組織全團特等射手,在與敵軍陣地接壤的前線開展「打活靶」競賽,令美軍魂飛膽破,沒有一個人敢再在陣地上露面。
志願軍總部立即推廣該團經驗,指示特等射手(狙擊手)專門尋求射擊目標。這種零敲碎打的狙擊戰術初看殺傷力不是很大,但一天兩三個,日積月累,戰果就相當可觀。在綿延200多公里的「三八線」上,就活躍著成千上萬個志願軍狙擊手。
第15軍守備的五聖山地區狙擊活動頻見成效。第45師第135團守備上甘嶺537.7北山陣地,9個月冷槍殲敵達3,558人,而同時期的第15軍僅傷亡35人。狙擊手一槍一彈的蠶食戰術以至於後來的「聯合國軍」官兵給上甘嶺537.7北山陣地起了個名字─「狙擊兵嶺」。 ■摘自︰解放軍出版社《狙擊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