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首頁 | 要聞 | 香港 | 內地 | 台灣 | 國際 | 評論 | 財經 | 地產 | 投資理財 | 教育 | 副刊 | 娛樂 | 體育
2008年5月12日 星期一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內地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圓「起飛」夢 需過「三關」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8-05-12]
放大圖片

 ■老設計師王仁法保存的運10模型。 本報記者畢方方 攝

 【本報上海新聞中心記者畢方方11日電】雖然大飛機公司在備受關注下掛牌,但是據相關專家介紹,要實現中國人的大飛機夢,至少需要過「三關」:

50工程師赴英深造

 第一關:人才關。曾擔任國產ARJ21支線飛機副總設計師的周濟生表示,如何最大範圍運用內地現有的大飛機研製人才是中國商飛首當其衝要做的。今年3月,中國航空工業第一集團公司與英國格連菲爾德大學簽訂了一項3年的合作,幫助中國培訓150名飛機工程師和噴氣式飛機引擎設計師。據介紹,50名中國學員已到英國,被分成兩組,一組25人主修民用飛機設計,另一組25人主修噴氣式飛機引擎設計。

 第二關:材料關。周濟生透露,以前國際上的大型客機採用的材料都是以先進鋁合金為主,複合材料為輔,但到波音787時,複合材料使用出現質的飛躍,不僅數量激增,而且開始用於飛機的主要受力件。而我國目前僅掌握金屬飛機的研製能力,複合材料只能少量地用在飛機輔件上。

 第三關:承認關。按照目前國際航空市場的遊戲規則,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FAA)和歐洲航空安全局(EASA)的適航證是一架飛機研製、生產、銷售、運營的前提條件,沒有適航證,任何新的民用飛機都將寸步難行。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內地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 
2020年兩會 
2019全國兩會 
「逃犯條例」修訂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媒體峰會 
建國70周年 
施政報告2019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基本法30周年 
四十不惑 
駐港部隊軍營開放日 
科創潮流音樂嘉年華 
拘捕黎智英 
香港教育高峰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