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8年5月21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港聞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哈醫大器官移植研究冠亞洲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8-05-21]
放大圖片

 ■哈爾濱醫科大學現成國家理科基礎科學研究與教學人才培養基地,是黑龍江省重點建設的「211工程」院校。圖為哈醫大校園一角。 本報黑龍江傳真

本報駐黑龍江記者 朱丹、楊同玉

 說到哈爾濱醫科大學,不得不提起它的創始人伍連德。這位馬來西亞華僑在英國劍橋大學獲醫學博士學位後,被清朝政府聘請為北洋陸軍醫學堂副監督,並於1910年被任命為北滿防疫處總醫官,到哈爾濱對抗鼠疫。當時中國東北地區每日因鼠疫而死亡的人數以百計,伍連德力排眾議,採取正確的防疫措施,令一場死亡人數達6萬的烈性傳染病,在4個月內被撲滅。

創校人曾連番抗疫成功

 1913年和1919年,伍連德再連續率隊在東北抵抗鼠疫和霍亂的爆發。學者梁啟超曾讚譽他道:「科學輸入垂50年,國中能以學者資格與世界相見者,伍連德博士一人而已!」1926年,伍連德在哈爾濱創辦了東北第一所中國人的醫學院校,並任首任校長。他立下的學校精神「赤誠愛國、自強創業」及「木直中繩、博學載醫」的校訓,一直為哈醫大傳承。

 1959年,哈醫大首次取得「狗頭移植」實驗的成功,奠定了其器官移植的基礎。目前,同種異體器官移植已經成為該校的名牌項目,其首例同種異體心臟移植患者生存質量和時間居亞洲之首。而該校研治的亞砷酸注射液治療M3型白血病取得顯著成果,迄今為止,接受治療的患者最長存活時間達32年。

國家基礎科學研究基地

 此外,哈醫大在中國人類基因組計劃、實體瘤的細胞遺傳學研究、系列性脾保留性手術的基礎與臨床研究、同種原位心臟移植的實驗和臨床應用研究、抗心律失常藥物作用最佳靶點的研究、大骨節病病因學研究等研究領域均取得突破性進展。

 哈醫大現在已成為國家理科基礎科學研究與教學人才培養基地,是黑龍江省重點建設的「211工程」院校。該校現有7個博士後流動站和工作站,國家級的省級重點學科20個,有基礎醫學、臨床醫學、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生物學4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建校80多年來,哈醫大培養的近5萬名畢業生中,不乏院士、將軍、部委領導、國內外知名專家學者等。

 哈醫大自2000年以來,共計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3項、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3項、部省級科研成果獎240餘項;獲南丁格爾獎、吳階平醫學研究獎、保羅.楊森藥學研究獎、霍英東青年教師基金等國家及省各類資助和獎勵70餘人次。為了不斷提升教學和學術研究的質素,該校每年組織200至300名教師出國短期訪問或長期留學,每年舉辦50多個國內外的大型學術報告會,為學校師生開拓國際視野、探尋醫學發展的前沿成果。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港聞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