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8年5月23日 星期五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內地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災區傷員大轉移 舉國接應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8-05-23]
放大圖片

 ■雲南醫護人員和志願者一雙雙手托起來自災區的寶貴生命。 本報雲南傳真

本報記者 張曉玲、敖敏輝、徐紅、譚旻煦、蓮子、原曉暉、張傑、唐湛嫣、李陽波、段維、黃殿晶、王穎、陳卓棟、曾玲、古寧、譚新道、蘇超,實習記者 牛一婧、張棟,通訊員 滕巖,重慶、西安、上海、廣州、深圳、福州、雲南、長沙、珠海、濟南電

 四川5.12大地震造成數萬同胞遇難,逾20萬民眾受傷,全力搶救傷員生命是眼下刻不容緩的任務。在地震災區加緊救治傷員的同時,全國各地正加緊調派火車專列、民用飛機,從震區向醫療設施完備的外省市運送傷員,八方支援搶救生命。一場與時間賽跑的生命大接力,進入爭分奪秒的下半程。

 「挑戰生命極限的前半程,病人依靠堅強的意志自己完成了,他就是創造生命奇跡的大英雄。」重慶新橋醫院院長王衛東說,「我們醫務人員要爭分奪秒,完成下半程的挑戰接力。」

 21日,四川災區轉出傷員1,211人,此前已轉送傷員1973名。這些數據變動的背後,是中國各地民眾心手相連,齊心抗震救災的真切寫照。

重慶:生命強者截臂進食

 以179個小時挑戰生命極限的31歲羌族人馬元江,是救援人員18日下午在映秀灣發現的生還者,他於20日下午3時入住第三軍醫大學重慶新橋醫院重症監護室。入院後,經院方檢測顯示,馬元江全身多處器官損壞,包括嚴重的腎功能損壞和多處皮軟組織感染壞死,以及因擠壓時間過長造成的左前臂壞死,傷情十分嚴重。

 據第三軍醫大學新橋醫院骨科主任周躍教授介紹,通過入院後12個小時的藥物治療和心理疏導,馬元江的體質得到了極大的改善,醫院當即決定在次日凌晨2點40分,對馬元江進行了左前臂截肢手術。21日早晨,手術後的馬元江便進食了50毫升稀飯。目前,馬元江的生命體徵平穩,他的妻子也已趕到新橋醫院照顧他。

 截至21日晚,重慶市已收治災區傷病員2,258名。重慶市委、市政府決定,收治傷員按2,000元/人先行預撥醫療資助,生活資助費按月預撥。所有醫療資助和生活資助資金由接收的社會捐贈資金和財政預算安排解決。

西安:接運專列全天待命

 21日清晨6時58分,運載著248名北川、綿陽、廣元重傷傷員的「救12次」專列抵達西安。西安緊急出動200多輛救護車,800多人的服務團隊進行現場救護,同時開通綠色通道,以最快速度將這批傷員從車站送往第四軍醫大學所屬的西京醫院和唐都醫院。

 據了解,今次到達西安的248名傷員,多是亟待手術的重傷員。西京醫院和唐都醫院已騰出8個病區的500張床位,抽調230名醫療骨幹組成醫療救治隊,並將對所有傷員進行免費救治。從21日起,1400名四川傷員將陸續抵達西安接受救治。而為了更好更快接運地震災區的傷員,西安鐵路局已經整修準備了3列專列共51節車廂,24小時待命準備發往災區運送傷員。

廣州:秘製靚湯去「濕氣」

 21日上午,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6樓創傷科3號病房內一片歡聲笑語。原來,7位「廣州媽媽」自發來探望昨日剛到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接受治療的四川小傷員。這些有心的媽媽還特地在家熬好「秘製」雪梨琵琶汁,為小傷員們去「濕氣」。還有廣州市民給該院的4名傷員每人送了一塊吉祥玉,祝他們平安。有醫生表示,先期到達廣州的100多名傷員,傷情多數較重,市民過於頻繁的探望,會或多或少影響救治。

 廣東省衛生部門經過爭取,得到治療1000名災區傷員的名額。截止21日,先期283人已經到達廣州,22日晚180傷員將分批抵達廣州白雲機場。

珠海:綠色通道迎傷員

 22日晚上9時,珠海機場以綠色通道迎來首批從成都機場運出的四川災區36名地震傷員。珠海市派出數十輛救護車,投入上百醫護人員將傷員分別運往珠海市兩家骨幹醫院進行救治。

 市人民醫院和第二人民醫院提前幾天就騰出上百張病床,配備了一支素質較強的醫療隊伍為這批多數為骨外傷病人。

上海:災區女孩步出傷痛

 上海接收的首位災區傷員—北川中學高一學生顏丹正在第二軍醫大學附屬長海醫院接受治療。目前女孩已無生命危險,傷勢恢復良好,下周有望痊癒。顏丹因地震引起的強烈心理創傷,亦在醫護人員的照料中逐漸癒合。

 顏丹的主治醫師、骨科主任李明告訴記者,地震驚嚇讓顏丹從原來的活潑變得內向警惕,初到上海她就如「一隻受驚的兔子」,比起全身多處軟組織受傷,眼底出血的外傷,顏丹心理上的地震後遺症更嚴重。

 為此,院方特別安排醫生和護士各2名,專門為顏丹做心理疏導。為盡早消除丹丹的陌生和恐懼,醫院還特地為她營造了四川氣氛,主治醫生李明盡量用四川話和顏丹進行溝通。此外,顏丹身邊24小時都沒有斷過看護人員,長海醫院骨科醫生陳自強脫產陪護小丹丹,醫院特地將一名同齡病人小龔安排在顏丹鄰床,希望同齡人的開導讓顏丹早日走出心理陰霾。丹丹笑著說,她和龔姐姐無話不談,第一天見面就聊到半夜一點。說這話的顏丹,神情間似乎已經恢復了往日的活潑和開朗。

 據悉,上海接受四川傷員的專列已動身入蜀,三天內400名左右傷員將抵滬。

深圳:空姐折紙鶴祝福

 22日凌晨,首批60位地震災區的傷員搭乘深圳航空公司的救援包機到達深圳。這60名傷員大部分為四川廣元市青川縣人,他們中年齡最大的84歲,最小的僅6歲,全部由四川省廣元市中心醫院轉送來,多半為骨傷傷員。

 按原定計劃,深航的救援包機應該在21日早上6時起飛,但從當日凌晨4時起,包機接連收到民航總局5次航班變更通知,起飛時間一再改變,最終首批轉移到深圳的災區傷員終於在晚上10點左右起飛。 面對地面頻繁的變化,深航乘務人員表現坦然,反而利用這段時間的空閒,手繫象徵生命意義的綠色絲帶,將祈禱與祝福寫在紙上,折疊成千紙鶴黏貼在機艙的各角落。「不拋棄,不放棄,因為我們都是一家人。祝你們早日康復。」

22日凌晨0點50分,第一批飛機運送來的傷員終於運抵深圳市第二人民醫院。經過專家診斷,這些傷員的治療及時展開。

福建:4萬安置房贈災區

 福建省委書記盧展工透露,除向災區捐款逾6億元人民幣、派出700多人的救援隊伍及運送設備投入救災工作外,閩省將按中央部署,安排8家醫院接受來自災區的300位重傷員,並為災區提供4萬套安置房幫助災民重建家園。

 據悉,300名傷者大多為傷勢重、康復期長的重傷員,其中100人將通過民航班機運抵閩省,另外200人將乘分流專列抵達此間,日期待定。另悉,福建省建設廳將為四川災區提供4萬套過渡性安置活動房,其中1萬套由廈門負責,其他3萬套將分配給閩省其餘8個設區市。建設活動房所需的約6億元人民幣由各設區市與省級財政聯合承擔。4萬套活動房將作為住房、中學、小學、商店等,分別在都江堰、彭州、崇州、樂山等地建設。

長沙:川籍醫護塑家感覺

 本月24日至26日,由四川地震災區轉出的500名傷員將抵達長沙。這些傷員將被安排在長沙的14家三甲醫院接受救治。

 據了解,接到任務後,長沙14家三甲醫院均已做好了充分的準備:騰出最好病房、配備最強的醫護隊伍、提供最優的生活服務。為解決交流上可能存在的障礙,湘雅二醫院還特別尋找四川籍醫護人員或會講四川話的醫護人員為傷員服務,讓他們有家的感覺。

雲南:傷者家屬感動落淚

 22日上午9點55分,載著首批243名地震災害傷員的「救5次」專列徐徐開進昆明車站,一名腳纏著繃帶的老太太在志願者的攙扶下走下列車,記者上前採訪老人來到雲南療傷的感受時,老人一句話沒說,上前拉著記者的手含著眼淚堅定地說了兩個字:「親人」!

 雲南省衛生廳廳長陳覺民說:「我們計劃接收1000名來自災區的傷員,目前已經準備了1600多個床位。」來自四川江油縣的屈明亮坐在紅會醫院的救護車裡,不斷對身邊的醫護人員說著謝謝。他是陪同自己81歲的母親一同來昆明的。老人在地震中被砸傷了左腿,傷勢嚴重,之前已在鄉醫院治療了數日。談到赴昆路上的感受,屈明亮眼睛有些濕潤:「一路上對我們照顧得非常好。醫生治療很用心,對我們的生活也很關心,有時候感動得想掉淚。」

濟南:收養災區孤兒無望

 來自四川災區第一批36名傷員及36名陪護22日早上經空運抵達濟南,下午第二批傷員也運抵濟南。在21日的新聞發佈會上,記者從濟南市民政部門了解到,四川災區民政部門表示,地震造成的70多名孤兒領養基本不會出本省,勸濟南市民用「其他方式表達愛心」。許多港人也表示想要收養地震孤兒,但據此看來,港界愛心人士領養地震孤兒基本無望,港人亦可「通過其它方式向災區奉獻愛心」。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內地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