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本報前線報道組記者向雷28日電】四川唐家山堰塞湖近日險情不斷,為策安全,下游的綿陽市出台堰塞湖潰壩緊急撤離預案,全市開始有計劃地組織當地130萬民眾大撤離,藏在綿陽博物館庫房的2萬多件珍貴文物也要大「搬家」。
這2萬多件文物中,包括重災區北川縣博物館轉移至綿陽市博物館庫房的珍貴文物,其中有不少是「國寶」級的。如1995年永新雙包山漢墓出土的經脈漆木桶;1990年在綿陽城郊崖墓出土的東漢搖錢樹,樹座為陶製,樹幹和樹枝均為銅製。
四川損失841件館藏文物
據悉,由於運輸條件限制,館藏的200多件石刻文物和600多件漆木文物此次將暫不轉移。「因漆木器保存條件特別高,必須浸泡在一定溫度的水池中。我們會採取給水池加蓋木板和其他重物,防止洪水進入庫房時,漆木器隨水漂浮、相互碰撞。」綿陽市文物局副局長唐光孝說。這些經歷了大地震依然完好的文物,將在他鄉度過今夏,也許是更長的一段時間。「等一切都安定下來後,我們再接它們回家。」
中國國家文物局的專家組26日赴川調查在地震中遭損毀的文物。據初步統計,四川省境內在地震中,共有65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19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遭受不同程度的損失;館藏文物損失841件,其中珍貴文物148件。
中國國家文物局副局長童明康透露,地震中受毀文物將傾全國各地文物部門之力,按照「修舊如舊」的原則搶救。完全損毀而難以修復的古建築,也盡可能保留下來,如果安全許可,「也可作為地震受毀文物對外展示」。
搶險機械增至41台
「米-26」今日成功將一台十噸油罐車運上唐家山堰塞湖搶險現場,工地油料急缺問題得到紓解。加上今日所運送的12台挖掘機和推土機。目前,搶險現場的大型機械已達41台,以及3台汽油鑽,2台發電機,搶險工程正爭分奪秒運轉。目前,堰壩共有7個作業面作業,截至下午16時,共開挖土石方0.6萬立方米,累計3.8萬立方米,該堰塞壩的進口高程降為746米,出口降為745米。
今日上午,緊急調運的兩套太陽能獨立照明系統由直升飛機運輸送達唐家山堰塞湖壩頂,以解決搶險部隊晚間照明不足的問題。一套安裝在營地的照明系統晚間即可為搶險部隊營地提供照明,另一套照明系統將安裝在洩洪槽挖掘工地上。
中央財政28日向四川省撥付唐家山等堰塞湖搶險治理資金2億元,用於支持排除堰塞湖險情。水利部專家否認有報道指可能用轟炸機炸壩排除四川唐家山堰塞湖險情,指堰塞湖的挖掘排洪槽工程目前進展順利,如果天氣良好,有可能5到7天就完工,險情可望6月5日前排除。
27日上午10點40分,具有高危險級的平武縣文家壩堰塞湖泄水通道也順利挖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