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8年5月30日 星期五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社評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災難後的社區重建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8-05-30]

 ■胡志偉牧師

 四川大地震過後,救災是事發後迅速要做的事,然而災後重建卻是漫長的工程,可能要花上三至五年。試看2004年海嘯災難,災區之一的印尼班達亞齊(Banda Aceh),其重建工作尚未完成。筆者曾於2006年10月前往視察國際救援組織的重建工作,發現進度十分緩慢,這當然與班達亞齊本身的政治敏感與社區落後有關。

 參考若干經歷大災難後的地區經驗,筆者建議國家應成立由國務院直接指揮的「災後重建總指揮部」,如同目前的「抗震救災總指揮部」統領所有捐贈物質、資源分配、重建工作等。印尼政府於海嘯災難後,成立了「重建與康復部」(簡稱BRR),統籌所有非政府機構捐款的重建項目。這方面的經驗值得我國參考,透過中央有公信力且問責的領導,建立良好的協調機制,促進地方政府不同部門與非政府組織處理各項事宜。

成立災後重建總指揮部

 災後重建出現的問題之一,就是建造房屋物資因大量需求而價格上漲;政府須有效控制,確保木材或建屋材料不會價格急升,或擴大由不同國家輸入有關重建用途的物資。救災、重建與社區發展三者皆要重視;有關部門要思考的是讓災民於受災區原地重建家園,抑或長遠地安置災民在另一平坦而較安全的地區,重建整個社區。

 筆者不贊同本港居民領養地震後痛失雙親的孤兒,把當地孤兒大量抽離原來社區,對社區發展不一定是健康。本港熱心家庭可考慮助養方式,捐款予非政府機構,再配對當地家庭代為照顧,這對整個社區的重建有好處。

推行師友計劃 安撫災後心靈

 另外,災區可考慮推行「師友計劃」(mentor)。「師友」一字,源自荷馬史詩《奧德賽》,曼托(Mentor)乃奧德修斯的好友;當奧德修斯要往外出征,開展特洛伊戰爭,把兒子忒勒瑪科斯(Telemachus)交予可信賴的曼托,作其兒子的生命師傅。曼托不單照顧忒勒瑪科斯起居飲食的需要,還幫助他從錯誤中學習成長。其後,此觀念發展為一位可供信賴的兄長,對另一位經驗尚淺的人,互相尊重卻又彼此親密的關係,二人同時在施予和接受的互動中一起成長。

 有關部門或非政府機構可作配對,透過受訓而心理質素較佳的「師友」,幫助及權充那些受地震創傷的孩子們,培育及訓練他們成長,從而重拾信心,自助助人,建立正向生活。

 救災能解決短暫需要,但重建社區則是漫漫長路;因此港人及內地同胞對四川大地震的關注和承擔,不因傳媒報道減少而萎縮,我們怎樣作好災後社區重建,就向世人再度展示中國人的堅忍不拔、奮發圖強。(文匯論壇)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社評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