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8年6月6日 星期五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港聞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港大專院講師赴川安撫災民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8-06-06]
放大圖片

 ■梁經緯為一名失去女兒的老人做心理輔導時,亦忍不住流下眼淚。圖為他手持災區兒童的繪畫作品,講述在災區的所見所聞。

 香港大專院校不乏心理輔導及醫療輔助專業人才,不少人在四川大地震後,都義不容辭趕赴災區,貢獻一己之力。其中港大專業進修附屬學院社會科學系8名講師,選擇運用本身的專業知識,為身心受創的災民及救援人員提供心理輔導,助他們擺脫心理煎熬;理大康復治療科學系的3名研究員則在5天內,聯繫到20所災區醫院,主動送出1,000個該校設計、專治療骨折的「骨折復位和固定裝置」,並訓練當地骨科醫生使用有關物資,以紓緩災區醫療物品不足的問題。

 港大專業進修附屬學院社會科學系組織了8名講師上月25日到四川地震災區,為災民義務提供心理輔導,探訪隊到過德陽、綿陽、什邡、綿竹等重災區。該校社會科學院輔導心理學組成員梁經緯是探訪隊其中一員,他曾於綿陽救助站遇見一位日以繼夜參與救災的解放軍,對方的經歷令梁經緯印象難忘。

細心聆聽 解軍人心結

 該名軍人於災場聽到被困者撕聲裂肺的求救聲,更一度看見遠處有一隻手極力揮舞求助,當他正欲上前營救之際,突然一陣強烈餘震來襲,混亂過後他再也找不到先前見到的那隻手,只繼續聽見嘶啞的求救聲,但面對堆積如山的瓦礫及廢墟,這位勢單力薄的軍人最終無法成功救人,之後終日飽受良心責備,夜夜惡夢纏繞。梁經緯於是運用其專業的輔導技巧,耐心聆聽該名軍人的故事並認真為其分析事件,對方才感釋然。

「無淚老人」釋壓抑情緒

 此外,地震拆散了不少大好家庭,一對13歲的孖女,在今次地震中失去雙親,事後這對孖女只有與外祖父母相依為命。這位外公曾當過鐵道工程兵,性格內斂,親生女兒於地震中死去也未流一滴淚,甚至未有提出見女兒最後一面的要求。

 但在梁心理輔導下,老人終打破心理障礙,與親人緊緊相擁,抒發出抑壓已久的情緒。此情此景,讓梁經緯亦忍不住流淚。

 除了心靈傷痛,災區很多傷者均有骨折現象,但相關的醫療用品告急,讓當地醫護愛莫能助。有見及此,早前研發了「骨折復位和固定裝置」的理大康復治療科學系副教授郭霞,在知悉情況後即聯繫生產商,對方答應捐贈1,000件「骨折復位和固定裝置」運往災區應急。她更於上月27日與2名研究人員張宗康及劉沐青親赴四川,期間聯絡了20所醫院,以分發有關醫療物資,並一併訓練當地約10名骨科醫生使用這新裝備。

理大科研成果應用災區

 郭霞指當地很多傷者都有骨折問題,這類病人一般會做手術,加速復原,但因傷者太多,手術室不敷應用,打石膏的材料短缺,「骨折復位和固定裝置」於災區可發揮很大作用,較傳統打石膏方便及有效。該發明按傳統中醫使用的夾板概念為基礎,研究人員在腕位裝上一個活動幅度很大的連接裝置,令病人關節有更大靈活性。

 郭霞曾於綿陽市接觸過1名左手骨折、70多歲的婆婆,其左手被削去一塊皮,傷口見骨,地震3日後正式接受治療,包括移皮手術及打石膏,婆婆左手一直紅腫不退,她便為其換上有關裝置,2日後漸見消腫。她指是次義務經驗令她感到國人齊心抗災的決心,例如醫護人員24小時不眠不休搶救傷者等,令她大表敬佩。 ■本報教育組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港聞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