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8年6月18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社評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香港會考試卷的「潮語」風波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8-06-18]

 ■宋小莊 北京大學憲法學博士、中央政策組非全職顧問

 會考已過,但「潮語」風波未息。「潮語」並不是潮州話,而是「新潮語言」。今年中學會考中國語文科卷五「綜合運用」試卷中以「潮語」命題,例如「見鬼勿O嘴,潛水怕屈機」等,引起部分考生抗議,傳送SMS號召抵制,也引起教育界的廣泛辯論。

 一有辯論,總有正反兩方。正方的意見是:(一)試題以「潮語」出題,貼近生活;(二)試題雖以「潮語」為材料,但不要求考生明白其涵義,只是表達分析意見,不會對不明白「潮語」的考生不公平;(三)通過考試引入「潮語」,使青少年明白規範語與「潮語」的分別;(四)「潮語」是否將被淘汰,要經過時間考驗,日後成為主流語言亦未可知。

「潮語」是異化的粵語

 反方的意見是:(一)試題以「潮語」出題,使考題庸俗化;(二)考生對「潮語」有熟悉程度之不同,使不熟悉的考生處於較不利的地位,產生不公平;(三)「潮語」通常較為低俗、粗鄙,影響青少年使用殿堂語言;(四)「潮語」難以廣泛流傳,很難成為主流社會的主流語言。

 雙方再辯論下去,大概亦無結果。要解決問題,先要了解甚麼是「潮語」。作為「新潮語言」,「潮語」有以下若干特徵:(一)時尚性,最近才流傳;(二)地方性,流傳範圍有限;(三)小群體性,目前只在青少年中流傳,不在中老年中流傳;(四)口語性,不是書面語,未見諸於文學創作。

 從語言學的角度看,「潮流」屬於地域和階層方言。由於只在青少年網絡中流傳,故又可稱為青少年方言,或社會方言。「潮語」是粵語的一部分,故又可稱為異化了的粵語。中國的方言很多,如方言不斷分裂或異化,失去約束,假以時日,可能成為一種新的方言。好比拉丁語,隨著古羅馬帝國的解體,它的各種方言各自發展,成為今天的英語、法語、意大利語、西班牙語、葡萄牙語等不同的但皆屬拉丁語系的語言。

方言雖多 國文須統一

 然而,中國的語言文字走的不是同一條路,中國方言雖多,至今也仍然流傳,但中國的文字都是統一的。秦始皇做了一件功德無量的事,就是「書同文」。儘管中國合久必分,但不會一直分下去,而是分久必合。方言雖生變化,漢字卻得以維繫。文字的統一克服了利用語言交際在時間上和空間上的局限,千山萬水,時空差異,都不是障礙。今人神交古人,完全可能。

 中國歷代的政治家深知統一語言文字對增強民族凝聚力、發揚本民族文化的重要作用。因此,中國的主流認識是,要保留乃至研究方言,但不主張主流語言文字的異化。中國憲法第四條第四款雖規定,「各民族都有使用和發展自己的語言文字的自由」,但第十九條第四款更強調,「國家推廣全國通用的普通話。」

 如果中學語文可以「潮語」命題,當然更可以粵語命題,結果考的是粵語,而不是中國語文,中國語文也就不成為「中國語文」了。這並非要消滅「潮語」,更非粵語。「潮語」和粵語應另有發展空間,但不是在會考的中國語文卷上,而是在大學或研究生階段方言研究的課題上。

 目前香港中學生所稀缺者甚多,「潮語」並不是主要的,主要者是整個語文水平和普通話能力的提高。不論是錦上要添花,還是雪中來送炭,似乎還輪不到「潮語」。(文匯論壇)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社評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