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本報上海新聞中心記者凌馨、凌翔 北京新聞中心記者海巖
在內地滬深股指已歷經「黑色六月」、跌幅近半之際,新華社1日晚發表長達4,700字、題為《關於中國股市的通信》的文章。對於本輪股市從高點回落,文章認為既是「股市『泡沫』消亡的過程,更是整體估值向合理水平的回歸」。文章指出,「在我國經濟基本面總體看好的情況下,股市完全可以實現穩定健康發展」。市場視之為政府救市的信號之一。但有分析人士指出,儘管政府表現出了前所未有的穩定股市的迫切和真誠,但是從管理層近期出台的實際舉措看,其所堅定貫徹的卻仍是「穩市不救市」原則。
這篇署名新華視點記者謝登科、趙曉輝、潘清的文章最初發表時,題為《關於中國股市的通信》,後來又改為《中國股市在發展中得到錘煉》。文章用很大的篇幅論述了中國經濟雖然面臨重重困難,但總體向好的局面沒有改變。文章指出:當前,我國經濟發展總體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形勢比預料的要好」。在這一情況下,股市完全可以實現穩定健康發展。同時值得關注的是,新華社早前發表的《應把下半年設想得更嚴峻》的文章1日晚已經被《關於中國股市的通信》所替代,後者的積極作用顯而易見。
言論穩市 權威媒體紛唱好
此前不久,《瞭望》雜誌亦發表文章,呼籲設立平準基金穩定股市。新一輪的「穩市」言論已經形成。在近半年的大跌中,官媒「穩市」言論從未間斷,《人民日報》、三大證券報等權威媒體都再三強調,中國宏觀經濟形勢仍然向好,牛市基礎沒有發生根本改變,呼籲市場保持理性、戰勝恐懼。上一輪「言論穩市」高峰結束於4月24日,其時財政部、國稅總局宣佈,下調印花稅至1%,上證綜指當天應聲大漲9.29%。
上海金融與法律研究院研究員李華芳表示,通過社論的方式救市基本都在上個世紀,如今已經很罕見了,「如果這篇文章裡沒有涉及將要出台的重大措施,就不應視為明顯的救市信號」。
中國社科院金融所研究員劉煜輝認為,目前內地股市和整個經濟面的關聯度越來越強,可以說已經體現出「晴雨表」的作用,它受宏觀經濟面的影響非常深。目前市場對政府救市的可能手段和效果都已有充分預期,後續救市手段基本很難超出預期很多,至於這些措施,實際上很難改變目前經濟運行環境向下的趨勢。
股市「打氣」 部分政策或兌現
消息人士表示,內地股市近月來大起大落、持續下跌,已經引起中央的高度關注,尤其是在奧運會召開前夕,內地股市的加速下跌之勢,已成為中國宏觀經濟新的不穩定因素,因此,有關部門積極會商,研究穩定股市對策。新華社的文章,只為「托市」的第一步,近期決策層料會繼續發表「維護市場穩定、給投資者『打氣』」的言論,一些救市政策也有望兌現。
消息人士分析認為,內地近期推出平準基金入市政策可能性很小,但估計決策層會推動更多資金入市,如社保基金、GFII(即普通境外機構投資者制度)等,要求基金機構投資者穩定股市,還有可能出台鼓勵上市公司回購股票,亦有可能修改一些交易規則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