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8年7月8日 星期二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內地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宏調呈「靈活性」 防經濟大起落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8-07-08]
放大圖片

 股市「跌跌不休」、樓市拐點初現、外貿增幅回落,全球經濟的不景和「狠招疊出」的宏調,使得長期處於高速增長的中國經濟,放緩跡象日益顯現。廣東、浙江、江蘇等省份的很多外貿出口型企業更是遭遇「寒流」,不少已舉步維艱。專家們防止經濟「硬著陸」的呼聲日高。

 這已引起了中央、特別是主管財經的各級領導的高度重視。抗震賑災稍有起色,總理溫家寶、副總理王岐山、商務部長陳德銘等就在本月初先後赴江、浙、滬、魯各地,就經濟運行、金融外貿、企業脫困等議題進行調研。國家副主席習近平來港前也專程到廣東考察,特地叮囑地方負責人「要採取措施幫助類似企業,為他們排憂解難」。

 2008年上半年,中國經濟遭受前所未有的衝擊:自然災害一個接一個,國際經濟環境錯綜複雜。這些衝擊使通脹水平不斷攀升,又使經濟放緩跡象日益明顯。因此,《中國證券報》7日撰文指出,下半年通脹高企和增長放緩將成為中國經濟的主基調,宏觀調控可能被賦予更多「靈活性」。

溫總提醒 把握宏調力度

 這一論點似乎與中央領導的思路「不謀而合」。總理溫家寶7月4日至6日在江滬調研時指出,面對當前國際國內的新情況和新挑戰,各地區各部門要統一思想、迎難而上,推動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其中,在他提出的要重點抓好的幾項工作中,第一條就是「把握好宏觀調控的重點、節奏和力度,保持經濟在較長時間平穩較快發展,避免出現大的起落」。

 對此,《第一財經日報》社論認為,溫總的論斷辯證地指出中國經濟同時面臨機遇與挑戰,而此前主要定位於「雙防任務」(防止經濟由偏快轉為過熱、防止價格由結構性上漲演變為明顯通貨膨脹)的宏觀調控開始遭遇新的任務——既要防止經濟由偏快轉為過熱,抑制通貨膨脹,又要防止經濟下滑,避免大的起落。

 文章指出,調控任務變化的背後,反映出中國經濟依然存在冷熱不均、起伏不定之憂,必須以持續不斷、常抓不懈的宏觀調控來不斷控制起、降的幅度。

雙刃劍出鞘 「誤傷」部分企業

 分析人士指出,宏調好比一把「雙刃劍」。今年上半年,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增速開始出現回落,出口增速更是一反近年常態降至20%以下。這些雖可視為此前宏觀調控的成果,但其在微觀層面所帶出的副作用亦必須引起足夠重視。

 此前有報道稱,今年1~5月,廣東規模以上工業利潤的增幅同比大幅回落44.8%,全省有超過一萬家企業出現虧損,佔全省工業企業的26%;虧損額207.96億元,同比增長近5成。

 作為抑制通脹的另一「大殺傷性武器」-加息,一方面可以遏制低利率環境下的投資衝動及已經出現的通脹趨勢,但另一方面,也可能消減政府為使過熱行業降溫而採取的緊縮貨幣政策的效力。因為加息將導致更多以套利為目的的資金流入,而外匯儲備的過快增長將導致基礎貨幣被動投放,從而使緊縮貨幣政策效用大打折扣。

 專家認為,雖然此前各項宏調措施在抑制經濟過熱、降低外貿順差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但在無意中亦「誤傷」了很多企業,也使得投資、外貿和消費這拉動經濟的「三駕馬車」前行乏力。 ■本報綜合報道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內地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