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8年7月9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內地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殷商遺址慘成盜墓聖地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8-07-09]

 【本報訊】據《法制日報》8日報道:地處黃河中游的石樓縣,是全國3個殷商出土方國之一,當地的人類活動更可追溯至新石器中晚期。該縣文物局局長曹哲源稱:「在石樓隨意刨開一塊黃土都有可能找到文物。」然而,石樓這個國家級貧困縣卻因此成為盜墓者聚集的「聖地」。a

 當地有民謠:「要想富,挖古墓,一夜成為萬元戶。」曹哲源亦說:「每個鄉鎮都有一支專業的盜墓隊伍,盜墓行為幾乎每天都在發生。」

 2005年5月,石樓縣一個戰國時期的墓群被盜,據縣公安局刑偵大隊大隊長劉俊平表示,共有20多件器物被盜,這些無價之寶被盜墓者僅以70萬元的價格出售,至今尚未追回。劉俊平說,公安機關直到當年10月份才知道墓群被盜,之前當地沒有一個人前來報案。

漢代磚墓被盜光

 今年年初,義碟鎮一個漢代磚墓被盜,現場僅100多平方米的地方,竟被挖了5個洞。洞口大約有1.5米長、0.7米寬,成長方形;洞深3米左右,洞壁光滑,垂直而下;洞底部側面有個能鑽進一人大小的開口,裡面就是墓穴。曹哲源表示:「足見盜墓者水平非同一般。」

 不單是埋在地下的文物,甚至連已得的文物,石樓縣文物局也是有心無力,無法保護。據縣文物局透露,該縣唯一一個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興東垣村東嶽廟,其一口清代時期的古鐘早前慘被盜去。「石樓盜墓者越來越猖狂,盜竊行為已從地下轉至地上,都偷到文物保護單位來了!」文管所所長李大勇氣憤地說。

盜賊猖狂 保護乏力

 可惜,面對如此嚴峻的形勢,石樓的文物部門卻因為資金、人手短缺而無力保護。據悉,早年文管所的倉庫大門更曾被當地人用斧頭劈開,最珍貴的4件文物悉數被盜。

 由於文管所根本達不到文物保管的要求和能力,有價值的文物不是借調到市博物館展出,就是搬到縣看守所內存放。如今,石樓縣文管所的文物倉庫,已經沒有甚麼值錢的東西了。此外,「這幾年老百姓都懂得了文物的價值,從地裡挖出文物後不再上交了。」曹哲源說,從1995年開始,文物局就再未得到任何有價值的文物。

 曹哲源說石樓縣文物保護現在最缺的是資金投入,具體缺口多少得等到第三次文物普查結束後方能得知,但上級部門應當立即投入部分資金,讓石樓縣有能力在各村發展文物保護員。

 目前,石樓一些村裡已有文物保護員,但都是義務行為且人數有限,曹哲源設想能發展一個近200人的隊伍,以每人每月100元作為酬勞,要求他們發現盜墓行為時及時舉報。「同時,專業的文物執法隊伍也需要盡快建立起來。」曹哲源說,石樓的文物很多也很珍貴,如果再不加以保護,將難以避免更巨大的損失。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內地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