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8年7月10日 星期四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財經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投資觀察:商品炒家主導通脹預期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8-07-10]

群益證券(香港)研究部董事 曾永堅

 除歐美信貸危機憂慮外,困擾投資者情緒並影響投資風險意慾的另一因素,就是通脹預期。眾所周知,全球性的通脹憂慮,主要源於近年商品期貨價格的飆升環境,特別是油價在過去十年間漲升13.5倍的駭人境況,糧油期貨價格的持續上漲,直接帶動了市場對通脹的預期,亦對中央銀行傳統主導及控制市場對通脹的預期,構成直接的挑戰和威脅,尤其在歐美地區,以美國聯儲局面對的挑戰最為艱巨。

 在1970年代至1990年代的二十多年時間,美國經濟學界貨幣學派的理論及看法,為美國貨幣政策主事人的決策基礎,當時聯儲局是十分有紀律及嚴格按照公開透明的方式來制定貨幣政策––主要根據已故經濟學大師兼諾貝爾獎得主––米頓佛利民(Milton Friedman)的理論及分析:他認為央行必須很有規律並從一而終根據通脹率來定立利率水平,從而建立央行的公信力,並採取主動態度以完全主導市場對通脹的預期,例如:若美國在1989年的通脹率處於4%時,利率便調升至10%,以完全制止市場對通脹將失控的預期,那麼通脹壓力問題便可迎刃而解。

 明顯地,現時美國的利率很多時皆低於通脹率,而美國聯儲局的公信力亦因市場漸感到其進退失據而大受影響。反之,商品期貨大炒家及投機者利用商品期貨的價格及炒供求的因素,趁機佔據了支配市場對通脹預期的主導地位,不少與此相關的基金聯同大炒家或如Tim Rogers這類鼓吹商品投資之流,便是看準了這個時機,大條道理鼓勵大家為對抗通脹而把資金投入相關的商品基金產品,進一步構成推動商品期貨再上一層樓的動力,令歐美央行在支配大眾對通脹預期的地位上,面對前所未有的危機。

 筆者為證監會持牌人士。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財經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