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世雄
上期提及近日有報章報道有業界人士發現行內有人藉粵劇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單「吃非遺飯」一事,其實不是甚麼調查或研究,只因民政事務局在上月25日宣布今個月成立專家小組,負責監製為期兩年的普查,以制訂本地首張「非物質文化遺產名單」。記者於是找來國家非遺產名單,發覺原來已有兩個和香港有關的項目:涼茶和粵劇,跟著訪問業界人士,發現涼茶變了飲料,只講包裝,不顧藥效;粵劇則有人混水摸魚,浪費公帑。假如報章報道無誤的話,看來特區政府真的要好好地遵守聯合國教科文教組織公約,訂立法例和政策,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了。
在本地戲曲的範疇,我首選神功戲列入本地首張「非物質文化遺產名單」。由於政治的因素,五十年代以後,神功戲只流傳於港、澳和東南亞華人聚居的地方,不過澳門和星、馬多是邀請本港劇團到當地演出,所以香港是保留神功戲最完整的地方。
一提神功戲,很多人只聯想到粵劇,其實本地尚有潮語神功戲和福佬神功戲。印象中,農曆三月的天后誕,不少本地近海的地區,尤其是漁民,多聘請粵劇班演出,酬謝神恩;而潮州人則在農曆7月14日盂蘭節,邀聘潮劇團演出,祭祀鬼神。前香港中文大學音樂系陳守仁教授是本地研究神功戲的權威之一,長年累月地在香港各社群,用圖像和文章記錄他們酬神的活動─神功戲的演出,並分析神功戲的種類,粵、潮及福佬劇神功戲的演出習慣,社群與戲班宗教的儀式、習俗和禁忌,神功戲酬辦的具體情形等,著成《神功戲在香港》一書,證明了神功戲和華南文化的密切關係。
神功戲除儀式部分,亦保留了很多珍貴的戲曲表演藝術。以粵劇為例,神功戲演出的例戲包括:《碧天賀壽》、《香花山賀壽》、《六國大封相》、《跳加官》、《天姬送子》等,都是被學者認為極需保存下來的表演項目。由於社會的變遷,本地神功戲的演出逐年減少,有些地區組織則追上潮流,改聘流行歌星表演。一般粵劇演出則減省酬謝神恩的儀式,劇目也不限於例戲,因此,傳統神功戲已出現消亡的徵兆,期望專家小組不要顧慮將來內地會否接受,把神功戲列入本地首張「非物質文化遺產名單」裡,謝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