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8年7月28日 星期一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內地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幸福的設計大師何鏡堂 半個藝術家 半個工程師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8-07-28]
放大圖片

 ■學生們為何鏡堂慶祝60歲生日。

本報珠三角新聞中心記者 劉揚

 將於2010年在上海舉辦的世博會,最受國人關注的就是中國館的建設,因為它將向來自世界各國的觀眾展現「城市發展中的中國智慧」。主持設計建設的中國工程院院士何鏡堂將之稱為「東方之冠」。中國館表面以故宮紅著色,傳統的「斗拱」外觀體現「天人合一」的理念,主體造型雄渾有力,宛若華冠高聳。作為何鏡堂的代表作之一,世博會中國館體現了一貫的何氏風格,講求文化性、地域性和時代性,更突出建築的整體觀和可持續發展觀。類似的作品還包括西漢南越王博物館、南京大屠殺紀念館擴建工程、鴉片戰爭海戰館、北京奧運會摔跤館、華南理工大學逸夫人文館等等。

 如今雖已年屆古稀,對於建築設計,何鏡堂卻依舊是激情四溢,每每談起得意之作,即眉飛色舞、不能自已,喜愛之情滿溢言表。這個時候,絲毫看不出他的年齡。「像我這樣年紀的人很少參加設計比賽和競標競賽,只做裁判員和教練員,但我身兼三職,還是運動員」,看到記者一臉疑惑,何鏡堂笑道,因為很多有名望的設計師不能看淡輸贏勝敗,功成名就後鮮有參加競賽,而自己並無此顧慮。過了一會,他又小聲地說,大部分時候他會贏,「不能總是輸嘛。」在滿頭華髮之下,他目光炯炯,一臉堅定自信,豪情壯心猶勝青年人。

曲折、幸運、幸福

 何鏡堂用三個詞概括自己的人生,「曲折」、「幸運」和「幸福」。他告訴記者,自己的「曲折」源於「大器晚成」,因為文革虛度了最青春的歲月,直到45歲,才真正開始從事鍾情的設計行業。虛度的少年光陰,是他一生憾事。然而,正因如此,他也覺得自己無比幸運,因為趕上了「末班車」,最終還是成了有成就的建築設計師。至於幸福,他說是因為自己桃李滿天下,走在校園和街道,總有學生主動致意。在他的講述中,在他的舉手投足間,無不透出「幸福」二字的真實意味。

 1938年,何鏡堂出生在廣東東莞。小的時候,他最喜歡的事,莫過於背上乾糧和畫板跟著哥哥去野外寫生。家鄉那玲瓏的小橋、彎曲的河流、蔥鬱的樹林構成一道道迤邐的嶺南風光,讓他體會無窮的快樂。但自小數學成績優異的他立志要當工程師,一個偶然的機會,老師告訴他如果當建築師,既是半個藝術家,又是半個工程師,他才知道夢想的方向。

不惑之年抓住機會

 1965年畢業後的何鏡堂在華南工學院(現名華南理工大學)留校任教。此時,文化大革命開始了,他插隊到偏遠山區,過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農家生活。此後又輾轉到北京工作。1983年,何鏡堂放棄留京機會回到母校,此時他已45歲,正當不惑之年。

 剛到學校,老院長便告訴他,深圳科學館要舉行設計競賽,這是一個很有影響的工程項目,但只有三個星期的時間,要不要參加?何鏡堂一聽,第一反應就是「機會來了」。他忙打電話給正在市場買蚊帳竹竿的妻子李綺霞,告訴她這個消息。妻子一聽,立刻表示全力支持。房子還沒收拾好,一家人便搬進招待所。何鏡堂和妻子幾乎不眠不休20多個日夜,終於完成了初稿並中選。

 在南粵生活了半個多世紀,他坦言自己深受嶺南文化的熏陶。西漢南越王博物館就是其中代表之作。1985年,何鏡堂參與主持設計了西漢南越王墓博物館,被評為是「傳譯兩千多年前的歷史文化」的力作。2007年12月,何鏡堂完成南京大屠殺紀念館擴建工程,設計方案名為「折斷的軍刀」。在他的每一個作品中,都像他之前夢想的一樣,將藝術和建築完美結合。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內地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