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西氣東輸主起源地之一——新和英買里油氣田群
作為後發展縣份的新和,2002年起縣域經濟發展勢頭迅猛,成就可圈可點,令人鼓舞。
步入新世紀以來,新和縣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取得了巨大成就。從2002年開始,縣域經濟進入持續、快速增長階段,縣財政收入從2002年的0.1545億元增加到2007年的1.4222億元,增加9.2倍;農村居民收入從2002年的1737元增加到2007年的4061元,增加2.3倍;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從2002年的1.5072億元增加到2007年的2.151億元,增長率達到42.71%;固定資產投資累計完成8.6068億元,增長184%。
新和縣是一個傳統的農業大縣,農業人口佔總人口的80%左右,而其縣域經濟何以能迅速崛起呢?究其原因,與當地黨委、政府解放思想、創新發展思路、激活管理機制、突出發展重點和亮點、努力培育和發展縣域經濟的正確決策牢不可分。
作為基礎產業的農業,2002年來一直保持著高速增長態勢。到2007年底,農村經濟年均增長20.6%,農牧民人均純收入年均增長18.5%。種植業產值由4.38億元增加到7.4億元,年均增長11%。糧食單產由425.9公斤提高到464.9公斤;棉花總產由2.24萬噸增加到5.2萬噸,單產由106公斤提高到130公斤。林果面積由5.6萬畝增加到30萬畝,增長了5.4倍,實現了農民人均3畝園的目標,以核桃、紅棗為主的特色果品榮獲第五屆全國乾果年會第一名;林果業總收入由0.27億元增加到0.87億元,年均增長26.4%。畜牧業產值由0.78億元增加到1.01億元,年均增長5.3%。設施農業面積由388畝增加到3849畝,增長了10倍;總收入由69.8萬元增加到1943.5萬元;畝均效益由1200元提高到5050元,增長了4.2倍;農村勞務收入由327.6萬元增加到1940萬元,增長了5.9倍。
與此同時,農村社會事業也一路高歌猛進,駛入了穩定較快發展的軌道。目前該縣農村公路總里程達到748.6公里,新修建鄉村柏油道路384.21公里,比2002年增加了5倍,所有鄉(鎮)場通了柏油路,92%以上的行政村有了通村公路,受益農牧民群眾12.45萬人;新建沼氣池4040戶,新能源、新科技得以廣泛應用;新建、改建農村水廠13座,惠及農村居民5.7萬人;農網改造基本完成,實現了城鄉用電同網同價;實施了境內尤干渠改造、布喀塔木水源地建設、萬畝鹽鹼地改良、測土配方施肥等一批重點工程項目,累計新建、改建防滲渠199.1公里,開挖清淤排水渠501.7公里,平整土地8.9356萬畝,新打抗旱機電井697眼,農業綜合生產能力顯著提高。
2008年該縣還籌集資金2000多萬元,通過對安裝棉花膜下滴灌系統的農戶實行100-200元/畝資金直補,成功推廣應用棉花節水滴灌面積10.7萬餘畝,為進一步促進農村經濟增長和農民增收打下堅實基礎。
讓人頗為自豪的是,新和縣從2007年起實現了農牧民子女免費上高中,減免了農村家庭高中生學費、住宿費,縣財政每年補助生活費上百萬元,此舉措開創了全國先河。全縣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農民參合率達100%,僅2007年用於農民醫療方面的支出就達400萬元。廣播電視已覆蓋所有鄉村,擁有文化站、圖書館等農村文化設施。建設抗震安居房1萬多戶,農村人居環境實現顯著變化,村容村貌煥然一新。
正是通過實施一系列惠民工程,如今新和縣農民住房新了,出行方便了,飲水安全了,學校亮堂了,精神生活豐富了。
「一花獨放不是春,萬紫千紅春滿園」。新和縣域工業經濟發展也迎來了百花盛開的春天。工業區實現了從無到有的跨越,先後引進了益康、永紅、惠華保鮮、康達棉紡、健鷹紡織、星河煤焦化、綠旗肉業、裕豐有機肥等33個項目,逐漸形成了以農副產品加工、棉紡、油氣化工為主的新型工業化體系,投資60多億元的西氣東輸英買里氣田也投產運行。
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圍繞農業做強工業,依托工業調整農業,是新和縣域經濟呈現的一大亮點。
以國家級優質棉生產基地為依托,積極興辦以精紡為主、粗紡為輔的棉花紡織基礎工業,是新和縣大力實施優勢資源轉換戰略的重大舉措。該縣已逐步建成了年生產規模10萬錠以上的棉紡織廠。同時,圍繞棉紡織業的發展,大力引進織布、服裝加工等企業,扶持現有的鐵絲廠、配件廠,目前已形成以棉紡織為主,集軋花、棉機配件、打包絲、織布、服裝為一體的棉產業集群帶。
依托紅棗、核桃、香梨、葡萄等特色果品及規模優勢,大力做好果品儲藏保鮮和深加工產業,努力在發展有機果品上做文章,是這個縣農業產業化的又一大特色。從2002年起,新和縣借助本地特色資源,不斷加大招商引資力度,鑫峰紅棗加工、青山農牧林開發公司核桃油深加工及惠華、新景豐、恆發保鮮庫等項目先後開工建設,年生產有機菌肥能力達到10萬噸的裕豐肥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也於2007年投產,有力地帶動新和縣有機果品的快速健康發展,林果業產業鏈逐步延長。這些涉農企業為農民提供產前、產中、產後的優質服務,把發展有機果品的理念滲透到生產、加工、銷售的各個環節,該縣果品的二次增值和效益的最大化由此有了可靠保障。
新和還是國家塔里木石油天然氣開發的主戰場,油氣後繼資源力量雄厚。如今,該縣正緊緊抓住國家開發英買里油氣資源的機遇,積極發展既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又能轉化新和優勢資源的油氣化工項目,鼓勵中石油和中石化兩大集團及其他有實力的化工企業對縣境內石油天然氣資源進行開發和深加工,做大石油天然氣產業,構建能源生產和能源轉化工業體系。目前,投資1.69億元覆蓋城區9000戶2.4萬城市居民的城市天然氣供氣項目已經實現供氣。
新型工業化道路的飛速發展推動了工業經濟產值的大幅增長。工業總產值由2002年的0.7億元增加到2007年的2.01億元,年均增長23.48%;工業增加值由2002年的0.24億元增加到2007年的0.68億元,年均增長23.16%;工業產品產銷率達98%以上。
在改革開放進入30周年的今天,新和縣提出:要進一步解放思想,靠深化改革來增強新和發展的活力,靠改革把各方面的積極性、創造性凝聚到新和的發展上來,不斷提高政策資源的集成效益,吸引更多的優秀人才、優秀企業來新和投資創業。
回顧過去,新和縣經濟社會各項工作取得驕人成績;展望未來,新和人激情澎湃,步履堅定,千帆競發更精神。一個活力勃發、魅力獨具、更加富裕的和諧新和正在強勢崛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