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8年7月29日 星期二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要聞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50歲未知天命 征月探星兩難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8-07-29]
放大圖片

 ■奧爾德林39年前在月球上插的國旗,如今恐怕已化為灰燼。《華盛頓時報》

 美國太空總署(NASA)今天慶祝成立50周年,署方將於這個大喜日子上,正式宣布日前美國與8國簽訂的月球探險合作協定。署長格里芬回顧過去,除了登月等光輝歷史外,也慨嘆舛誤良多,未來發展充滿障礙。50歲是人類的中年,NASA又能否重拾少年時的光彩,繼往開來呢?

1957年10月,前蘇聯製造的全球首枚人造衛星升空,掀起太空競賽的帷幕,美國遂於翌年7月拼湊成立NASA。美國政府向NASA提供大量資金,造就1969年美國太空人岩士唐(又譯「阿姆斯特朗」)的登月創舉,終讓美國走在國際航天業的尖端。

千億建太空站 放棄載人探星

 雖然NASA的成就豐碩,但是格里芬毫不諱言過去的發展方向有誤。他稱「阿波羅計劃」之後,前總統尼克松政府轉而專注於送人上地球軌道項目,花了1,000億美元(約7,780億港元)興建國際太空站,錯失良機,沒有拓展人類在太空的足跡,到月球以外的星球探索。

 格里芬自稱曾作研究,若當年美國善用資金,充分利用「阿波羅」計劃得到的硬件配備,則人類踏足火星的創舉,理應於15至20年前便可實現。國際太空站花了20年設計興建,多國太空專家都有出力,他們聽到格里芬的批評,大概不會好過。

登月火箭與穿梭機計劃爭經費

 格里芬表示,希望美國太空人於2020年前再登月球,前期工作會集中興建一個永久的月球基地,長遠會著手籌備派太空人到火星。然而要派太空人到月球,NASA就得發展一支新火箭,為了籌得所需資金,就要放棄新太空穿梭機計劃,這意味2010年所有穿梭機退役後,美國的太空任務將一籌莫展,要到國際太空站都要靠俄羅斯。

 美國的再征月計劃,將使國際太空站的發展陷入捉襟見肘的局面。美俄雙方都指出,國際太空站需要兩套火箭維持運作,若NASA穿梭機更新換代出空檔,勢必影響太空站補給、削弱太空人的安全保證。

大選存變數 拉攏8國合探月

 NASA的再登月與火星計劃由布什政府提出,今年的總統大選將為發展帶來變數。民主黨的參選人奧巴馬表示,NASA需重新定位,打算把二度登月計劃推遲5年,騰出180億美元(約1,400億港元)發展教育。

 共和黨總統參選人麥凱恩則表示,政府對NASA投資甚多,應向納稅人有所交待。格里芬表示,希望大眾明白並非所有有意義的事情的價值,都可透過即時金錢上的盈虧來計算,是他最想NASA得到的50歲生日禮物。

 另據印度官方電台報道,NASA將於今天宣布,已與印度、英國、加拿大、法國、德國、意大利、日本和韓國簽署一項劃時代的合作協定,共同進行新一輪的月球探索任務。此前,美國只有4艘登月太空船的預算,但科學家希望有8艘。■《衛報》/《經濟學人》/中央社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要聞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