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8年8月6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社評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對港方針解讀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8-08-06]

 ■郭 觀

 十七大以來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十分關心香港事務,其中最核心部分是第一次正式把保持香港長期繁榮穩定上升為治國理政的重大課題,這是新的中央領導集體對香港重要性的政策性宣示,也為國家與香港的關係增添了新的內涵,是「一國兩制」實踐的新發展,具有重大的現實及長遠意義。

 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每次談到香港均強調繼續堅決貫徹執行「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方針,嚴格按照《基本法》辦事,全力支持香港特別行政區長官和政府依法施政,全力支持香港發展經濟,改善民生,推進民主,全力促進內地同香港在經濟、教育、科技、文化、衛生、體育等領域的交流合作。2007年11月,胡主席會見赴京述職的曾蔭權特首時再次表示,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將繼續堅定不移地貫徹「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方針,一如既往地重視香港事務,全力支持特區行政長官和政府依法施政。

 習近平主管港澳事務後,便明確對港工作「兩個不變」,即對港政策不變、對港工作機制不變。2008年7月6至8日,習近平副主席赴港考察,在接見香港管治班子時明確表示,他將「蕭規曹隨」,中央對港政策、對港工作機制「兩個不變」。中央對港政策長期穩定,對港工作「不因人而變」。中央對港工作機制是指,2003年下半年,中央因應香港當時形勢,成立由十八個部門組成的中央港澳工作協調小組,由時任國家副主席曾慶紅擔任組長。自此以後,中央重新調整了港澳工作體制及工作重點,在經濟方面推出了CEPA協議和開放內地居民赴港自由行等政策;同時,隨著「董上曾接」,董建華升任全國政協副主席和曾蔭權被選為特區行政長官,支持公務員出身的特首曾蔭權及其執政班子依法治港。

 香港五年來的經歷表明,毫不動搖地堅持「一國兩制」方針,毫不動搖地落實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鞏固和發展香港政通人和、繁榮穩定的良好局面,是中央政府和祖國人民的共同心願,也是廣大香港同胞的共同利益,「兩個不變」正是中央對港政策保持穩定的宣示。

 習近平赴港考察時重申了胡主席今年3月會見港澳地區人大代表及政協委員時提出的「四點要求」:「集中精力發展經濟、切實有效改善民生、循序漸進推進民主、包容共濟促進和諧」,再次表明這是十七大以來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治港方向和寄語香港的新要求。

 近一年來,中央政府一方面積極支持特區政府,另一方面,對特區政府提出更高、更直接的要求,這在習近平副主席赴港考察時表現得更加具體。

 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對特區政府的工作給予充分肯定,並對管治班子提出進一步期許。習副主席在香港視察期間稱香港形勢「令人鼓舞」,滿意特區政府工作,這實際也是對反對派在副局長風波、通脹民生問題上大做文章的一種回應,表達了對特區政府的支持。同時,寄語特區管治班子要「通情達理、團結高效」,說明中央關注港管治問題,對特區有更高的要求,中央督促特區政府務必抓緊施政,要講道理及照顧民情。

 經濟「挺港」政策既重眼前,更謀長遠。首先,中央政府關心香港通脹與民生問題,支持香港發展經濟、改善民生,以助穩定人心及支持特區政府。其次,進一步擴大CEPA範圍,給予香港服務業進入內地更多優惠。中央「送大禮」,香港媒體普遍解讀認為香港不能單靠中央政策,更應「立足自力更生」。第三,中央關注香港金融的發展。習副主席視察金融管理局時,讚許其在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時阻擊國際金融大鱷,這在當前全球經濟、金融不確定情況下具有特別意義。第四,通盤考慮,積極推進粵港合作。客觀上,中央已經成為粵港澳合作的直接推動力。習近平副主席赴港前曾先到過廣東視察,了解粵港澳合作情況,可見中央將港澳事務與廣東一併考慮,間接鼓勵特區政府的思維要「超越深圳河」,從香港的長遠發展出發,從全球趨勢和區域經濟的大局出發,真心實意、互利互惠地推動粵港澳合作。

 中央對港要求還直接體現在香港奧運安保與籌備工作方面,習副主席在考察香港奧馬籌備情況時提出「五項期望」,要求奧馬安保工作不容閃失;為了加強緊迫感,還要求特首「親自掛帥」,統籌協調工作,以專業精神辦好奧運。

 胡錦濤主席先後在去年到香港參加慶祝香港回歸祖國10周年活動、今年兩會期間接見港澳地區人大、政協代表的兩個場合說過同樣一句話,即「中央政府關於香港大政方針的宗旨,就是為了香港好、為了香港明天更好,為了香港同胞好、為了香港同胞明天更好。」充分顯示中央時刻把香港放在心上。香港回歸十一年來,中央對香港的關懷始終如一,中央主要領導蒞臨香江達十多次。在香港發展的每一個重要時刻,總能感受到中央對香港的牽掛。最近,習近平副主席在香港深入基層、了解民意,進一步推出援港經濟政策、推動粵港澳合作以及要求港管治團隊「團結高效」等舉措,均體現出中央維護香港繁榮穩定的決心。今年以來,香港多個民意調查均顯示,中央政府得到港澳市民越來越多的支持。香港中文大學亞太研究所的調查顯示,四川大地震後,港人對中央政府的信任程度大幅上升至超過72.3%,認同自己是中國人多於香港人的受訪者有55.6%,達到回歸以來新高。

 中央在關鍵時刻「挺港」始終如一。每當港經濟發展困難、民生艱難或政制發展爭議不下的關鍵時刻,中央總是「鼎力相助」、「挺港不遺餘力」。回歸以來,當香港面臨一次次嚴峻考驗時,中央政府總是及時推出各項措施,幫助香港紓困解難。十一年來,中央先後推出CEPA、內地居民赴港「個人遊」、泛珠三角區域合作、開放人民幣業務、推動國企來港上市、加快服務業開放等一系列重要措施,為香港注入活水,帶動經濟強勁復甦。

 如何才能推動政治向前走,真正的政治家都懂得什麼才是「循序漸進」。美國總統富蘭克林.羅斯福就信奉這樣的政治理論,他曾經說過:「保守派分子是有兩條很好的腿,但卻是從來沒有學會向前走路的人。」不過,羅斯福還說過:「激進派分子是兩腳已經站穩,但卻是站在空中的人。」「一個國家,兩種制度」的科學構想,為以和平方式解決歷史遺留下來的香港問題開闢了切實可行的道路。十一年前這一偉大構想開始轉為生動現實的實踐;今天,這一偉大構想又該怎樣引領和發展香港民主?港人在「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下的政治權利又如何得到根本體現?中央始終沒有迴避這個問題,在循序漸進的基礎上,已經有了莊嚴的承諾。

 2007年12月29日,全國人大常委會作出關於香港2012年特首和立法會產生辦法及有關普選問題的決定。規定在2012年行政長官和立法會不實行「雙普選」的情況下,2017年是可以開始實行普選的最早時間。「決定」把行政長官和立法會全部議員實行普選的時間分別確定在2017年及以後,既符合香港的實際情況和循序漸進原則,也是一項十分積極的安排。

 全國人大常委會的決定,是根據《基本法》立法原意和香港實際情況所能做到的最積極的政制安排,也是符合香港主流民意、最能為社會各界普遍接納的普選時間表。全國人大常委會明確普選時間表,不僅體現了中央對香港政治體制的決定權,顯示了中央按照香港《基本法》規定推進香港民主發展的決心和誠意,而且使香港政制的未來發展更加明朗化,為香港政治體制的穩定和發展提供了制度性保障,香港的政制發展從此進入具體落實普選的新里程。

 今天,香港政制發展的大局已定,香港社會應該停止爭拗,求同存異。接下來需就2012年兩個產生辦法的修改進行商議,按部就班、循序漸進地實現普選的最終目標。與此同時,更要集中精力,發展經濟,改善民生,促進社會的和諧與穩定,為普選的順利實現創造有利條件。

 近年來,中央對港政策成效明顯,香港政制發展循序漸進,經濟發展平穩,市民安居樂業。中央對「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下的香港發展前景充滿信心。在這樣的形勢下,香港的未來正面臨著更大的發展空間。胡錦濤主席對港多次談話中都提到過對香港與外部世界關係的看法,一方面,胡主席表態中央會「積極支持香港特別行政區開展對外交往」,另一方面要求香港「積極順應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和世界產業結構加速調整的大趨勢」。香港在國家對外關係、在區域發展中如何定位,香港對於這個問題認識不足。加強對外經濟、金融合作,這或許就是香港提升自身實力的一個新「突破口」。

 吸引更多海外資本來港,對強化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非常重要。香港金融管理局、香港交易所已在中東、東南亞、中亞、俄羅斯、南美等地做一些宣傳推廣工作。但香港畢竟只是一個地區經濟單位,涉及官方對話的等級,需要中央政府的外交協助。

 香港特區政府應善用國家之力,強化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打造香港對外經濟合作新平台。未來的香港在中央政府的堅定支持下,以國家做後盾,以自己為排頭兵,假以時日,必建長治之業,終成久安之勢。

 (轉載自《紫荊》雜誌2008年8月號)(文匯論壇)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社評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