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在行人通道兩旁種植「葵」樹,地下街磚則模仿「河流」圖案,兩者加起來代表「葵涌h」。本報記者劉國權 攝
【本報訊】(記者 譚靜雯)房委會轄下最大型的公共屋h葵涌h,經過18年重建,最後一期已於今年4月完成。h內園林設計圍繞「城中綠洲」概念,環境優美,花園平台的環境可媲美私人屋苑。全h綠化面積高達30%,且h內樹木數量和品種成為全港屋h之冠。居民置身其中,恍如置身大自然,俯瞰綠油油樹影。
房屋署總建築師鄭溫綺蓮表示,葵涌h第三階段重建項目造價約24億元,當中300萬元進行綠化工作。她說,h內園林設計圍繞「城中綠洲」概念,全h綠化面積高達30%,休憩面積亦由重建前4.8公頃,增至7.5公頃。重建時保留逾100棵大樹,還種植16萬棵新植物,如細葉橄仁、桂花、華盛頓葵等。
保留逾百大樹 樹木品種多
該h有4個公共空間,動靜皆宜。其中一個就利用了中國「竹」作主題花園,營造富中國特色的靜態公共空間。鄭太說:「葵涌h綠化面積是全港公屋之冠,且擁有的樹木數量、品種亦都是全港最多,用了300萬做綠化是值得的。」她說,為繼續增加綠化面積,將在停車場外牆安裝垂直綠化組件,預計11月完工,未來興建的公屋亦會朝著綠化方向發展。
部分樓宇和樓宇之間被大馬路阻隔,房署特別設計闊9米的「平台天橋」,且兩旁設有座椅和綠化植物。當中最特別是頂部的有蓋通道,由樹葉形狀的透光材料造成,當有陽光出現,樹葉形狀就會反射到地面,居民途經該處就恍如漫步在一片樹葉鋪成的路。
另外,房署為方便居民出入,增建了升降機塔,居民可經大窩口h往返葵涌h和大窩口港鐵站,預計8月底啟用。有蓋行人通道貫通整個屋h,採用輕身鋼鐵結構,上蓋用玻璃或通透的鋁片造成,可遮擋太陽和天雨。
葵涌h於60年代興建,至90年因殘破不堪需重建。為改善屋h的設施、空間、交通和居住環境,整個重建項目「以人為本」,有逾5千平方米的商用面積,提供診所、酒樓和街市等公共設施,並設有停車場和公共交匯處,現時葵涌h共有21座樓宇,可供約4萬人居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