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8年8月20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社評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粵港加強合作 解決區域污染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8-08-20]

陸恭蕙 思匯政策研究所行政總監

 一九九七之前,尚未回歸,有關香港及內地在環境問題上只有有限的合作及對話是可以預計的。當時中英關係非常敏感,而且雙方都全神貫注回歸安排;加上香港對港人自治非常敏感,令壓力團體、立法局議員及政府反對回歸前任何跨境的構思。況且,香港亦不容易找到內地的相應部門商討如何改善環境,因為在內地有地方的環境保護局、省政府及國家機關都牽涉到環境保護,而執行與環境有關的法律並不完全。因此,只有極罕見的兩地合作例子如治理深圳河計劃,但此計劃並不是為了解決環境問題,而是改善航行,且根本沒有其他選擇才合作,最後亦得到一定的進展。

 總而言之,回歸前政治期望異常,政府內有不同的文化,加上透明度不足,都是阻礙跨境環境問題上合作的原因。

粵港關係趨密 有助環保合作

 回歸之前跨境環境問題的唯一交流點是粵港環境保護聯絡小組,小組於一九九零年成立,由雙方的高層官員組成,每年會面一次,地點由香港及廣東輪流出任,主要目的是促進於環境管理及污染控制的合作。小組之下有一技術支隊負責實行每年的工作計劃及共同活動,例如探訪、工作坊及研討會,以分享經驗及交換意見。關注環境的非政府組織及政府顧問均重複質疑政府為何沒有與廣東當局進行更大範圍的討論及實施跨境合作計劃。

 回歸之後,香港與廣東的關係變得更密切。一九九九年十月特區首長董建華與廣東省長盧瑞華公佈香港與廣東於六個環境保護方面上的範疇進行合作。第一個目標是於二零零一年完成區域空氣質素的研究及盡快構思長遠的預防措施。為了實施新的合作,可持續發展及環境保護工作組成立以代替之前的聯絡小組。

紓緩污染問題須粵港加上中央協作

 工作組於二千年六月的第一次會議中組成了八個環境研究專題小組,研究珠江三角洲的空氣污染、粵港汽車燃油、林木保護、海洋保護、水質保護、城市規劃、深圳灣環境管理及東江水質保護等項目。

 二零零四年,工作組增加了一個專題小組專門研究能源效益及如何潔淨地生產能源。所有的專題小組均由雙方政府的有關官員組成,但卻沒有商界、工業界及社區的聲音。工作組及各專題小組的工作進展或會議情況只會透過立法會提供年度新聞稿或非經常性的報告。

 二零零六年十二月,工作組在第七次會議後公佈結果。雖然報告列明工作組之下的專題小組得到滿意的進展,但只給予有限的資料。事實上,實施深圳河水質污染控制聯合實施計劃後,水質卻明顯比小組成立前更惡劣,而報告亦只是公佈控制及改善污染的措施已實行;香港方面的石湖墟污水處理廠正展開改善工程,雙方都會重新審議該計劃。

 至於二零零七年的工作計劃包括區域空氣質素管理計劃內不同的控制措施、珠江三角洲水質保護的聯合研究、深圳灣控制水污染的額外措施,及推廣能源效益包括環境保護署的「清潔生產技術支援試驗項目」。另外,二零零七年年初,中央政府及廣東省推出空氣監察計劃,以分辨珠江三角洲空氣污染的主要源頭。控制污染,單靠香港一方的努力只是杯水車薪,但回歸後,兩地關係密切有助共同解決區域污染問題。我們希望透過粵港的合作加上中央的協助,區域的污染問題可以得到紓緩。(文匯論壇)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社評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