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8年8月24日 星期日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體育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香港精英體育,何去何從?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8-08-24]
放大圖片

 ■高禮澤於男單8強止步。

 在驚嘆中國代表團於今屆奧運金牌總數直逼50面、這個史無前例的高峰之際,令人對香港代表團在今屆奧運的表現產生很大的疑問:為甚麼我們不能在這百年一遇,在中國國土上舉行的奧運會上同樣進步,在獎牌上取得突破呢?

 還記得在2001年北京取得這屆奧運的主辦權,當時霍震霆先生在禮賓府舉行的祝捷會上充滿信心地說,「香港一定可以在北京奧運會上取得獎牌」。現在港隊空手而回,霍先生對這個成績要負上責任嗎?我想,這樣說不太合理,因為霍先生雖然在議會上代表體育界,又是香港奧委會的總領導,但他非主管香港的精英體育培訓。那麼,是香港體育學院領導負責嗎?因為體院掌管了精英運動員的訓練和支援。聽來頗合理,但體育學院的董事成員除了政府官員外,都是一些熱心服務體育界的義務工作者,要他們承擔責任,也說不過去,而且現時體育架構內還有精英體育委員會,最高層次還有民政事務局局長擔任主席的體育事務委員會。但當中大部分委任的都是義務貢獻的社會知名人士,要他們承擔亦說不過去。那麼,專責體育發展和參與國際比賽的體育總會負責人又如何?他們都是義務的。從上述最基本的「問責」上,我們不難見到現在香港精英體育面對種種的問題。中國精英體育的成功,在於舉國體制的管理和培訓系統。香港雖然無法把這套系統拷貝過來,但也得盡快解決目前阻礙精英向前發展的問題。

 若果繼續以現時文官主導專業、業餘掌管職業、再加上用那老化了的齒輪來帶動這隻先天不足的小船,我們的精英體育又能駛航多遠呢?  ■香港浸會大學體育系鍾伯光教授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體育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