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鄭澤鈞手拿放大的人工晶體表示,病人在接受手術後可改善老花、白內障、近視及遠視4種問題。 本報記者陳祖恩 攝
【本報訊】(記者 陳祖恩)部分中年人在公司閱讀密麻小字的文件時會感到模糊,其實這可能是患上白內障的先兆。雖然此症一向被港人視為「老人病」,但有眼科醫生指出,深近視其實與白內障息息相關,以現時本港9成大學生患有近視,再加上一項調查發現4成36至45歲的中年受訪者已出現視力障礙,當中更有1成4人患上白內障,證明此症已趨年輕化,要根治必須換上人工晶體。
現時9成大學生患有近視
養和眼科部醫生鄭澤鈞表示,他一名只有35歲的白內障病人,是從事健身教練,本來已有千度近視,但過去幾年,還每半年加深100度,後來飆升至1,400至1,500度,患者便誤以為自己需要接受激光矯視,希望一勞永逸,卻在這時才被鄭澤鈞發現,該病人已患上初期的白內障,需要移植人工晶體才能恢復正常視力。他表示,常常有中年患者忽略了眼睛度數加深的病徵,以為自己只是眼睛疲倦。
人工晶體可改善視力問題
鄭澤鈞指出,白內障可分先天性及後天性,當中的成因包括晶體老化、深近視、糖尿病或常服食類固醇藥物。患者通常會出現視力模糊,並覺得眼前有一層薄膜。近視或遠視亦會快速飆升,夜間看到光源時又會出現光暈,導致工作或生活上出現很多不便。他稱,激光矯視一般只能解決近視或遠視問題,如果要根治白內障,就必須接受人工晶體移植,其好處在於可以一個手術解決老花、白內障、近視及遠視4種視力障礙。
65歲的張先生2005年時視力出現模糊,眼水不斷流出,去年7月終在檢查時發現患上白內障,其後接受微創多焦距人工晶體手術,移植後可清楚看到財經版的細小數字,亦無痛無癢地解決了近視問題。鄭澤鈞指出,舊有的晶體因為單焦距,只能協助改善遠看的能力,要看近距離的東西必須戴眼鏡。但歐美的研究發現,約8成接受多焦距晶體的病人手術後毋須戴眼鏡及可進行縫紉,94%病人更可在日間駕駛。每隻眼的手術大概由1萬至2萬元不等,即使移植了舊晶體的病人亦可換上新晶體,病人一般只需1個月時間適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