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8年8月28日 星期四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視野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給唐狗一個家為香港「原居民」平反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8-08-28]
放大圖片

文、攝:呂瑋宗

 汪!汪!汪!無論新界鄉村或市區,都不難發現牠們的蹤跡,雖然不知道牠們是否有惡意,但主人早已在閘門掛上了「內有惡犬」的牌子,其他同伴在未吠之前已被標籤了。牠們是誰?就是居港過百年歷史的唐狗。

 在香港這個國際都市,大家普遍視唐狗為「次品」,養番狗才是身份象徵。香港愛護動物協會為打破這個迷思,早前與一間家居生活品牌合作,設立全港首個具本土唐樓特色的領養中心,也為我們提供反思本土價值的契機。

 「大部分港人對唐狗都沒有興趣,牠們被標籤為『次貨』,實在不公平!」香港愛護動物協會行政總監麥履善說。

被歧視的原居民

 麥履善表示,多數港人偏愛外來引入的純種狗,對土生土長的唐狗卻不感興趣,令人沮喪。「你看看這些20世紀初的歷史圖片,可發現許多唐狗與人類生活的蹤跡,牠們幾代一直在香港生活,代表著許多香港歷史價值,是不折不扣的重要原居民!」麥履善又指,唐狗對主人忠心耿耿,健壯聰敏,但一般人追求新鮮及崇洋,認為養純種狗才新潮高尚。「其實唐狗有甚麼不好呢?」

 香港愛護動物協會公關及傳訊經理Rebecca指:「很多人都誤以為唐狗體積大,不適合在狹小的住宅環境中飼養,但這並非事實,許多純種狗體積比唐狗還大。」她表示,體積小的純種狗其實是經人工刻意「造細」,挑選體積最小的狗進行繁殖,再加上科學方法令其後代變得細小,當中更出現許多不及格的「犧牲品」,近親交配令牠們的後代出現許多毛病。

 「我也收養了唐狗,牠們歷代都在這個汰弱留強的社會中成長,每隻都有獨特的外貌特徵,擁有自己的idenity(身份)。」Rebecca表示,市民也以為唐狗「惡死」,在圍村和地盤吠個不停,但對陌生人吠叫是狗的本性,也是忠於職守的表現,牠們歷代就是這樣保衛圍村過百年。「大家以為純種狗細小、見陌生人不吠叫,只是人類刻意tone(調教)牠們至如此,牠們表面上很乖,但可能被主人縱容得很曳。犬隻與人類生活便要遵守社會規則,但也不能過分剝奪其天性。」

還牠們一個溫暖家

 麥履善指,協會深感要還唐狗一個公道,故此為其設立一個溫暖的「家」。當然,最理想的是多些市民願意打開心屝領養唐狗,把牠們帶返家中好好照顧,但當境況未能一下子改變時,必須為其提供暫住地方,故此便決定建立第6個領養中心。但麥履善覺得,唐狗需要的不單是一個居所,而是一個推廣牠們優點的載體。

 「我們需要創新設計,協助市民扭轉唐狗是老土、惡死、下等的形象,我們便找來G.O.D.作室內設計。」麥履善指,G.O.D.推崇東方色彩生活品味,展示本土歷史傳統智慧,他們推崇的唐樓概念便正與唐狗互相輝映。「新中心被命名為『DOG x GOD領養中心』,以唐樓為設計藍本,使用帶有唐樓味道的裝修設計,希望成為全港最具象徵性的領養中心,吸引市民參觀。」

 早年有貓隻愛好者自資成立流浪貓之家,但卻面對資金和技術困難,更遭附近居民反對。而「DOG x GOD領養中心」是全港首間由專業組織成立的「動物之家」,麥履善說它還很受西貢居民歡迎,中心有醫生和職員妥善照料,願意照顧牠們終老,但當然更希望牠們早日找到「好人家」。

混雜、迷失—港人寫照?

 狗的品種多不勝數,港人喜愛按潮流養狗,電影《101斑點狗》上映令斑點狗成為大熱,《導盲犬小Q》上畫後令拉布拉多犬「上位」,而《極地雪犬》上映時,甚至有港人在酷熱天氣飼養雪橇狗。究竟,港人當狗是啤啤熊玩具,還是按潮流而轉換的手機?

 隨波逐流、好新崇洋是港人生活寫照,就像不斷引入外地的髮型和時裝,人人穿得一式一樣,就因為港人找不著根和本土價值。經歷殖民統治和內地移民潮,我們的身份被中西夾雜的事物衝擊,變得混雜(hybrid)及自我迷失,境況就像唐狗一樣:原有的被邊緣化,外來的卻成為主導。但迷失的同時,又霸道地把外來文化任意改造,例如引入西伯利亞犬來到香港後,主人為免牠熱得掉命,只好替其剪去大部分長毛,變得面目全非。許多外來犬經基因培植,隻隻樣子差不多,連尊嚴也掉了。

 唐狗從未入流,還未有「福份」得到主流文化的「寵幸」,但牠們卻默默地傲視同類,在合適氣候下過著自在生活,有些更有幸物色到好主子融入了家庭生活。在這無定向的潮流風中,唐狗彷彿比我們還活得幸福。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視野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