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駐校護士於校內設立的健康站,教導學生健康及衛生知識。 本報記者 歐陽杏櫻 攝
【本報訊】(記者 歐陽杏櫻) 近月多種病毒侵襲學童引起廣泛關注,校園衛生及學生健康意識頓成社會熱話。理工大學在2006年開始進行「駐校護士學童健康服務計劃」的研究,聘請1名護士進駐小學1年,發現小學生的飲食、運動健康及衛生意識均有顯著改善;其中每日都有均衡飲食的學生由計劃開始前4成倍增至8成,進行運動的學生比例亦大增。參與學校及學生都指,駐校護士能更有效推廣衛生意識,對保障學生身體安全大有幫助。
理大醫療及社會科學學院及護理學院的駐校護士研究選定仁濟醫院趙曾學韞小學作實驗學校,並以約30萬元聘請1名護士駐校1年,透過訪問該校600多名學生、家長及老師了解其成效。結果發現,學生的健康生活及飲食習慣、心理健康、睡眠質素、體能活動等方面均有改善。負責研究的理大護理學院助理教授李麗棠指,在開始前有35.2%學生不喜歡吃蔬菜,但計劃後卻減少至4.2%;而計劃前只有26.9%會定期飲用或食用奶類製品,計劃後則激增至78%,情況大大改善。若計算每天飲食均衡的比率,更由41.9%倍增至82.3%
「點醒」食蔬果的重要性
研究亦指,計劃後有近8成學生每周進行3次各類體能運動,較計劃前只有43%為多,可見在校護士令學童養成運動習慣,改善健康。李麗棠稱,駐校護士於校內會監察學校的午膳及小食部售賣的食物,亦會負責處理學生的傷口、派藥等,以往學生於午膳時會棄掉水果,但經護士的教導後,學生會明白食蔬果的重要,學生的運動及飲食習慣大大改善。現時已推廣至4所小學,由護士以兼職形式駐校。
該校校長伍美英指,駐校護士能比老師更有效教導學生衛生知識,如正確的洗手程序,亦改善午膳的營養,如建議午膳供應商增加水果等,由於護士既專業又熟悉學校環境,更懂得學校需要,提升衛生及預防傳染病的意識也更有效。該校日後會按護士建議,將於每所洗手間增設乾手機、自動洗手液機、蹲廁等,改善校內衛生,以確保學生健康。
倡每600學生設1護士
李麗棠補充,除衛生問題外,本港學生有不少也要面對肥胖及心理健康等問題,駐校護士可望更有效推動健康教育,讓小學生養成良好飲食及運動習慣,減少未來患心臟病或糖尿病的機會。她建議,香港應參考外國指標,每600名學生便設1護士,「現在香港只得國際學校及特殊學校才有護士,不單是比不上美國,對比銳意提升校園健康的新加坡也顯得落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