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西門子、德國大陸集團、加拿大科特集團等一批世界500強企業地區總部、研發中心相繼入駐;與美國舊金山灣區建立了全面合作關係;硅谷銀行2億美元的盛維資本中美投資基金已經落戶;誕生了復旦天臣、復旦微電子等一批高科技名企,一批重大科研成果正走向產業化。 三區聯動—點亮了楊浦新時期發展前景。
2003年,上海市委、市政府作出了建設楊浦知識創新區的重大決策, 「三區(即大學校區、科技園區、公共社區)融合、聯動發展」作為楊浦知識創新區建設的核心理念,全面提升了楊浦區及上海東北部地區經濟和社會發展能級,使楊浦逐步完成了從「傳統工業楊浦」向「知識創新楊浦」的轉變,實現了經濟增長方式和城市發展模式的漂亮轉型。
依托14所高校建9個大學科技園
知識密集,人才雲集,是楊浦區擁有的獨特科教資源。集聚了復旦大學、同濟大學、第二軍醫大學、上海財經大學、上海理工大學等14所全日制高校的楊浦,還擁有66個國家級重點學科、22個國家級重點實驗室和100多所科研院所。
5年來,楊浦依托上海獨佔鰲頭的大學強勢學科為支撐,首個於中國內地提出了大學校區、科技園區、公共社區「三區融合、聯動發展」的核心理念,編制了《楊浦知識創新區發展規劃綱要》,校區主要提供創新創業人才、項目、手段,為城區的經濟與社會發展提供智力支持;園區是大學師生和城區市民創新創業及就業的場所,是城區經濟發展的增長極;公共社區主要為校區和園區提供公共服務,創造適宜居住、休閒、交流的環境。
目前,楊浦已經建成復旦、同濟、上理工3個國家級大學科技園和電力、財經、水產等9個專業化大學科技園,形成上海中心城區最大的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基地。大學科技園面積從2002年的32萬平方米拓展到現在的110萬平方米。出現了年收入80億元人民幣的「同濟大學建築設計產業圈」,誕生了復旦天臣、復旦微電子等一批高科技名企,一批重大科研成果正走向產業化。
李嵐清、陳至立視察後說,「三區聯動」符合國家戰略。教育部長周濟帶領全國70多位大學校長參觀楊浦後說,「三區融合、聯動發展」理念新、手筆大,為全國提供了鮮活的經驗。 目前,全區有3000多家創新型、頭腦型中小科技企業在大學周邊集群發展,成為科技「巨人」的搖籃和孵化基地。
引瑞安投百億元建創智天地
在優先發展高新技術產業、推進大學科技園建設的同時,楊浦重點抓好知識創新基地建設。座落於五角場城市副中心的創智天地,是楊浦與香港瑞安集團聯手打造的,總投資100億元、佔地84公頃,同時也是上海市委、市政府明確的重點功能性項目。
創智天地為創新、創業活動和產學研合作提供完善的配套服務,包括:智能化辦公樓及具備各種商業服務設施的「創智天地廣場」;提供住宅、辦公、零售、休閒、娛樂設施的多功能「創智坊」;以江灣體育場為中心,並包括各類體育休閒設施的「江灣體育中心」;以及著重推動高科技研發的「創智天地科技園」。
現在,創智天地成為上海最大的創新創業人才公共活動中心、文化交流中心,知識產權、評估、諮詢、會計、律師、技術服務等各類中介機構在這裡集聚。吸引了包括甲骨文、EMC、易寶、百度等世界科技鉅子入駐,初步形成了從初創、成長到產業化等不同發展階段的「接力式」創新服務體系。
以科教CBD為亮點的五角場副中心
堅持「三區融合、聯動發展」的核心理念,楊浦區精心打造五角場科教文化商務區。作為上海城市副中心之一,楊浦堅持把五角場作為知識創新區開發建設的重點區域,集中投放了一批重大功能性項目,積極推動科技與商務、科技與產業、科技與文化、科技與資本的有機結合,精心打造科教文化商務區。在北部建設了國際文化交流學院、國際大學科技園區和國家級重點實驗室;中部建設科技文化公共交流中心、創業者SOHO區;南部建設商業商務區。
現在,五角場地區各種創新資源的集成效應、示範效應逐步顯現,成為了楊浦知識創新區建設的縮影和上海城市建設的新亮點。去年10月,世界特奧會閉幕式在這裡成功舉辦。最近,美國鐵獅門公司正與楊浦商議推動五角場北部知識商務中心建設。
三區聯動五年 區財政增收三倍
經過5年努力,楊浦知識創新區建設取得了歷史性變化,經濟發展方式和城區發展模式發生了深刻變化,城區自主創新能力顯著增強,楊浦的知名度、文明程度和國際化水平顯著提升。
區財政收入由5年前的16.2億元增加到2007年的82.4億元,稅收總收入是5年前的3倍,今年力爭增收100億。與此同時,產業結構調整業取得了重大進展,二三產業的比重由30.7:68.9調整到去年的24.9:74.4。
科技成果和創新能力明顯增強,先後獲得國家科技部頒發的2003-2004和2005-2006全國科技進步示範區,近兩年獲得省市級以上的科技進步獎、自然科學獎和發明獎總數達175項,專利申請數2007年達3100多件,同比增長36%,其中發明專利佔50%以上。
今後五年,楊浦目標是建成「四個區」:把楊浦建設成為大學校區、科技園區、公共社區聯動發展典型區,建設成為高新技術產業、知識型生產性現代服務業集聚發展的知識經濟密集區,建設成為創新體系完善、創新要素集聚、創新人才匯集的創新型城區,建設成為生態優良、生活舒適的精緻開放品質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