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8年9月10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副刊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百家廊•通識的常識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8-09-10]
放大圖片

通識並非為找尋指定答案,而是提供思考與處理知識的態度。

歸 一

 一行七人在函館旅遊,由十字街電車站步行到五陵郭公園,途中妹夫發現了不少大廈的玻璃窗的中央,都有一個紅色的倒三角形,而又有些窗戶是沒有的。於是,妹夫就問兒子:

 「為什麼有些窗上有紅色三角形呢?」

 「因為漂亮點。」

 「不對。」

 「那是什麼原因?」

 「你先猜一猜,我才來告訴你。」

 實質上,妹夫並不是知道答案,他一生人還是首次來到函館,而且只是比兒子早了一分鐘看到這些紅色三角形。不過,身為一個成年人,見多識廣,他可以猜到一個可能的答案。

請不要扮正確

 有趣的地方是,妹夫解釋這個紅色三角形的答案,只是一個可能,但是他卻很自然地,以掌握答案者自居。當他的兒子把這個三角形視為裝飾時,他就直截了當地說不對,並沒有給兒子一個說明和解釋的機會。同時,當兒子反問時,他也以掌握正確答案自居,因此兒子就是「猜一猜」,他的猜呢,就變成了「告訴你」正確答案了。

 說來是一大堆,當時卻是在腦海中的電光火石,我就脫口而出:

 「妹夫,你都只是猜出一個答案而己!不要扮正確。」

 「那你有什麼看法?」

 於是,往下就是你一言,我一語,各自猜想這個倒三角的意思。有人猜標示那個窗可以打開;有人說是逃生顯示;有人估量和下雪有關。由於你又說我又說,連四歲的女兒也舉手:「我也要講﹗」

 這個旅遊的小插曲,正好用來說明教通識的應有態度。

 為什麼妹夫明明是猜出來的答案,卻會自然地視為「正確答案」?這是由於我們一貫的教育模式,都是有一個正確答案,甚至只有一個答案,其他都是不用理會的。我們可以稱這種模式為知識學習,其內容如「哪個國家是全世界人口最多?」「2的17次方是多少?」「秦朝速亡的原因何在?」

 這些問題都有答案,而且是唯一的。當然,你也可以說秦朝速亡有很多不同的原因,可以有不同的答案。問題就在於第二點:處理知識的態度。

需要思考而非答案

 由於強調知識,教授者往往就是知識的擁有者,而再下去,是否擁有答案(也就是知識最重要的一部分),就成了教授者的尚方寶劍和權威所在,「唯標準答案,不可以假人」,結果發展下來,即使個別的問題,本來就是討論的空間與可能,在有意無意之間,也變成了標準答案。因為教授者需要答案,以顯示他對該科的權威性,也因此衍生出學習者並不熱衷於討論。正如我的外甥猜了一回不果,就要求答案,因為他心知肚明,爸爸已經有一個答案,自己的任務,只是如何搾出這個答案,而不是思考。

 然而,這種模式和態度,如果用在通識科的教學上,就會變成大災難了。首先,絕大部分人(包括教師在內),仍然弄不清楚通識教育的關鍵,不在於知識,而在於處理知識的方法。在新高中的通識科裡,包括了六個不同的範疇,往往令人誤會通識科要處理六個不同的問題,實質上,這只是透過六個不同的範疇,學習同一個處理問題的方法。例如在「個人成長與人際關係」這個範疇,主要是想學生學習如何思考和人際關係有關的問題,以及自己如何處理這些問題,如果老師硬要學生記住Kohlberg的六層道德,或是Eric Erikson的人生八境說,滿以為這就是通識學習,這種做法就走回知識學習的老路,並不是真正的通識學習。

 那麼,在通識科上,老師扮演什麼角色呢?就是促進者(facilitator)的角色。所謂促進者,是指老師要扮演一個協助者,而不再是主導者。教師的最重要責任,是讓學生找到問題的焦點,然後嘗試找到自己的答案。

 在這種情況下,老師首先需要思考方法。由於過去的學習中,問題和答案的關係是直接的,沒有討論的餘地,所以老師不用思考,只要好好守住自己的知識即可;現在,老師需要掌握一步一步推到答案的能耐,或是當學生提出自己的看法時,老師要知道這個看法是否合理,在解說的過程中是否符合常情等等。故此,通識科或多或少,是一門思考方法的科目,學生是透過不同的知識應用,來全面掌握自己的思考方式。

迷失課堂的鬧劇

 不過,當促進者的另一面,就困難得多,就是當學生對問題提出答案及解釋時,老師要看得出這個答案,是否偏離了問題的焦點,以及學生的解說,究竟在整個問題中,屬於哪個層次,或是到達哪一步。在傳統的教學中,專業的老師是守住最多答案的人;在通識教學中,專業的老師是掌握最多思考路徑的人,而答案,反而是相對次要的東西了。

 問題是,要做這樣的促進者,對該範疇的知識,必須有全面的認知,並且要有更深一層的原則認同。舉例來說,新高中通識科有環境教育,如果要當一個稱職的促進者,必須能回答以下原則性問題:

 (1)人是否自然的一部分,如何區分人工與自然?

 (2)持續發展背後有什麼假設?自己是否認同這些假設?

 類似的問題,即在於環境保育的層次,或是更根本的問題:環境保育是為人還是為地球?

 究竟今天正在進行的高中通識科教師培訓,是否針對以上兩點來進行呢?我不清楚,但是我知道的是,如果教師沒有正確的通識常識,仍然視之為知識傳播,這樣的通識教學就會變成零碎知識集散地;如果老師對該課題沒有深刻全盤的認識,就如一個沒有地圖的引路者,只怕又是一個迷失課堂的鬧劇而已。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副刊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