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8年9月10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香港文匯報60周年報慶系列專輯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江海區宜居宜業現代化新城區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8-09-10]
放大圖片

——區位優勢突出

 江海區是江門市市轄區,地處江門市東南部,東與中山市古鎮隔江相望,總面積110.5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8.73萬人。江海區擁有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水路距澳門53海里,離香港96海里,有高速豪華客輪航班往返港澳,單程只需2個小時。附近有廣州、深圳、珠海、澳門等幾大機場。區內的貨運港口是國家級口岸,廣東省第二大內河港、國家一級港口——新會港,距江海區僅12公里。陸路交通四通八達,江中、江鶴、江珠三條高速公路交匯於區內,高速公路直通粵西、海南、廣西以及深圳、東莞、珠海等珠三角腹地,建設中的廣珠輕軌鐵路穿境而過並在區內設有三個站點,江海區已成為江門的區域交通樞紐。

城市環境優美

 江海區是辛亥革命先驅陳少白先生的故鄉。區內有佛教名寺茶菴寺(六祖寺)、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譽為人與自然最佳結合林的主灌河生態防護林、白水帶旅遊度假區等名勝古跡,旅遊資源豐富。城市交通便利,交通網絡已逐步成型。生活生態環境日益優化,地面水質達標率為100%。區內特色飲食服務業繁榮,形成了以自然生態風光、田園風光和綠色食品為特色的禮樂主灌河沿岸飲食帶、以經營河海鮮為特色的外海沿江食街和以經營中高檔商務餐飲為特色的江海路食街。

經濟發展快速

 近年來,江海區國民經濟加速發展,經濟實力不斷增強。2007年,三大產業結構比重為3.5:68.3:28.2,各項主要經濟指標增幅繼續保持全市前列,實現了「六大突破」,即生產總值突破60億元,人均生產總值突破4,000美元,工業總產值突破200億元,工商稅收突破10億元,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突破2億元,直接利用外資突破1億美元。今年以來,該區經濟保持快速協調發展,主要經濟指標實現兩位數增長。2008年上半年,全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同比(下同)增長15.02%,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8.54%,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增長20.55%,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7.48%,實際利用民資增長44.76%,外商直接投資增長20.54%,出口總額增長31.57%。

產業優勢明顯

 江海區是江門市新興的製造業基地,是國家電子信息產業基地、廣東省電子信息材料專業區、廣東中小型電機產業基地,江門市省級高新技術開發區座落在境內,全區已形成電子信息、機電、化工等優勢產業。2007年,全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共236家,產值超億元企業共39家。自主創新能力不斷增強,高新技術產業不斷發展,截至2007年,全區有省級高新技術企業22家、省級民營科技企業30家,高新技術產品產值佔工業總產值的比重達32.02%,被認定為省知識產權試點區域,全區擁有省級以上名牌和著名商標16個。

投資環境優越

 近年來,江海區努力營造「五優」環境,即優化的思想環境、優惠的政策環境、優良的法治環境、優質的服務環境和優美的城市環境,在全區內形成了「歡迎投資、鼓勵投資、服務投資、保護投資」的良好氛圍。為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江海區設立了招商局,為投資者提供政策諮詢、用地和廠房選擇、項目推薦、尋找合作夥伴等服務。為提高政府職能部門的辦事效率,方便廣大投資者,江海區還設立了項目辦理中心、企業投訴中心和人才以及勞動力服務中心等,為投資者提供工商註冊、稅務登記、辦理報建、報裝、水電通訊及勞動力介紹等「一條龍」服務。

發展思路明確

 區委七屆五次全會上提出,要圍繞爭當實踐科學發展觀的排頭兵,努力把江海區建設成為江門市的區域交通樞紐、先進製造業基地、生產性服務業基地和宜業宜居的現代化新城區。具體目標是到2011年實現全區生產總值、工業增加值、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和人均生產總值、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農民人均純收入比2006年翻一番,在經濟發展和城市建設上再造一個新江海,並在「六個方面」爭當排頭兵。為了實現以上目標,該區將切實抓好以下工作:

一是制定科學的發展規劃,進一步完善產業發展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以及城市發展規劃。

二是加快發展先進製造業,壯大電子信息、機電、化工等優勢產業,大力發展新材料、新能源、生物醫藥等高新技術產業,抓好市高新區、江海機電產業基地建設。

三是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重點依托區位交通優勢積極發展現代物流、金融服務、信息咨詢、科技服務、電子商務、文化創意等新興服務業。

四是推進江海中心區和核心區建設。高起點、高標準、高水平推進區行政中心周邊2,500畝的核心區和4平方公里的中心區的開發建設。五是抓緊抓實投資總額超120億元的26個重點項目建設。深入實施大項目帶動戰略,大力開展項目建設年活動,落實項目建設責任制,以大項目帶動大發展。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香港文匯報60周年報慶系列專輯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