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中堂振興北王107交匯處。
本報珠三角新聞中心記者 丘麗芳 通訊員 陳建球
改革開放30年,讓昔日的魚米之鄉中堂,發展成為今天各方關注的商貿物流重鎮。站在改革開放30年的新起點上,東莞中堂鎮正在進行全面優化產業機構,加快城市升級速度。中堂人要用新的實踐和不鬆懈的努力,寫好轉型升級的大文章。
優化三大產業推動升級
對於中堂的產業和城市的全面升級,中堂鎮委書記袁東平顯得頗為篤定。經過赴任之後的一系列調研,胸有成竹的他當即就提出:把產業結構調整升級作為中堂轉型的著眼點和突破點,將以優化三大產業結構推動產業調整升級,著力形成先進製造業和現代服務業「雙輪並轉」、高新技術產業和特色優勢產業「兩翼齊飛」的產業格局。
袁東平信心十足的背後,是中堂鎮雄厚的發展實力。據介紹,經過多年的發展,中堂的紙品加工銷售業、食品加工業、五金業、商貿房地產業也取得了長足發展。2007年,該鎮共有32家紙品企業,造紙業年產值86億元,佔全鎮工業總產值的55%;食品加工業方面,先後建成了江南農副產品批發市場、華龍日清麵業生產基地,成功引進佔地1000畝的泛珠物流基地;形成了以日之泉五金物流基地、袁家涌金源鋼材市場為龍頭的107國道五金商業街和北王路物流帶;華潤、嘉榮等大型超市的進駐,幾大房地產項目的迅猛發展,令商貿中堂的格局逐步凸現。
發展到現在,中堂鎮三大產業的結構,從30年前的「一二三」格局轉變成「二三一」格局。為了提高產業調整和轉型的力度,僅今年的前5個月,全鎮就關閉淘汰14家、停產21家、轉移5家污染較重、勞動密集、附加值低、規模較小企業。並選定了理文、建暉2家企業作為出口轉內銷工作試點,外資企業就地升級工作穩步推進。
31項重點工程促城市升級
打造產業集群,發展現代物流,需要良好的城市環境。中堂以建設「富有水鄉特色的現代濱江新城」為目標,積極推動城市升級。據介紹,中堂始終堅持規劃先行,不斷加強城市建設和管理。經過過去30年的不斷投入和建設,中心區路網檔次的提升使城市形象得到有效改善,堤路結合和防內澇工程的不斷完善使優良發展環境得以實現,鎮街聯網路工程的有序鋪開使交通制約瓶頸被逐步打破,投資環境和群眾生活環境不斷優化升級,城市面貌煥然一新。
為了讓城市建設跟上經濟發展的步伐,給所有在中堂生活的人們提供一個更為舒適和美麗的環境,中堂鎮又開始圍繞已經確立的八類31項重點工程,逐步鋪開由北王路和潢新圍大道、新107國道、現107國道、袁鶴路和三涌路組成的「兩橫四縱」骨幹路網以及墟鎮與蕉利郭洲一河兩岸、斗朗與槎滘一河兩岸、豆豉洲與江南一河兩岸等「三個一河兩岸景觀」的規劃建設,進一步提升基礎設施水平,使集聚力和服務力不斷增強。
產業集群效應顯現
全面進行產業升級的同時,中堂人保持了經濟的持續高速增長。為此,中堂大力發展食品加工和物流業,充分發揮東糖集團、華龍麵業等龍頭企業的帶動作用,加快槎滘工業園和泛珠物流園的建設,整合零散的食品企業進園發展,吸引一批大型優質的食品加工、物流企業落戶,推動槎滘片區形成食品加工與物流業相結合的基地。
與此同時,中堂大力發展機電、服裝、運輸、環保建材產業。堅持高標準規劃、高標準建設現代工業園區,充分利用潢涌、三涌片區現有IT產業基礎,加快發展英樹電子等一批大型優質項目,推動形成高新科技產業片區。中堂的產業集群優勢也逐步凸顯,形成了一條光輝燦爛的希望之路。據初步統計,2008年前6個月,全鎮完成工業總產值81.95億元,同比增長16.2%;工商稅收總額5.03億元,增長21.6%;鎮本級財政收入2.3億元,增長21%;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33億元,增長21.5%,主要經濟指標增長接近或超過20%。在招商引資方面,1至5月利用外資項目簽約4宗,合同外資金額778萬美元,增長83.92%;實際利用外資4234萬美元,增長130.35%;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7.31億元,增長34.13%,全鎮經濟增長穩步提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