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8年9月13日 星期六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內地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改革開放多機遇 磁吸老外到神州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8-09-13]
放大圖片

 ■在北京胡同的四合院裡專門教外國人中國茶藝與中國菜的店舖。

本報北京新聞中心記者:葛沖

 古老而神秘的東方文明,以兩位數飛速發展變化的中國經濟,在過去30年間,就像一塊巨大的磁石,吸引著各種膚色的外國人絡繹不絕地來到中國。他們或短暫來華旅遊,或長年在京工作學習,抑或選擇在京城安家落戶。30年間,作為一個在華的特殊群體,他們與中國人一道經歷了中國的變與不變,而他們在華的衣、食、住、行的變遷,也從一個側面折射出中國改革開放30年的巨變與成就。

 午夜時分,位於北京三里屯的一排排酒吧和夜總會仍閃爍著霓虹燈,狂歡者三五成群,令並不狹窄的街道顯得有些擁擠。人群中,有中國人、也有美國人、歐洲人和澳大利亞人。而在30年前,這是一道不可能見到的風景。

見慣不怪 國人不再好奇

 早在1981年來到中國的意大利人安德烈告訴本報記者,20多年前的中國給人的感覺是封閉的,外國人會被像外星人一樣圍著看。「現在外國人在中國的生活已經比較接近一個正常公民的生活,人們不會再對你特別好奇了。」

 安德烈形容,他在中國生活的20多年的時間裡,中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是在其它任何國家都不可能經歷的。」

 改革開放30年間,有著成千上萬的像安德烈一樣的外國人來到了中國,進行商貿活動以及參觀旅遊。根據中國官方統計,僅2006年一年,中國入出境外國人就已達到了4,424萬人次,較2001年的2,239萬人次增長了97.6%。這期間,中國每年僅邀請來華的海外專家就超過44萬多人次,在華就業的外國人超過6萬人,外國人每周在華投資額就達10億美元。

來華工作 已非「苦差事」

 據知情者介紹,以前很多西方國家派駐北京的外交官或商務代表都會得到額外補貼,因為在這裡任職被認為是「苦差事」,甚至連衛生紙和方便麵這樣的簡單日用品,很多人都要從香港扛過來。

 但現在,外交官們再也拿不到補貼了。外國人在京城的生活條件已大大改善。這座生機勃勃的大都市已擁有了未來式的玻璃建築、品牌專賣店、大型超市、酒吧和供應各種美食的餐館、數以百計的高檔賓館、快速高效的地鐵以及擠滿奧迪、奔馳的8車道馬路。越來越多的外國人正開始在華工作、投資、留學、旅遊、講學、學藝和居住,緊密地融入中國社會。

視作桃源 「三非」老外增

 而另一方面,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長期穩定的政局,以及與歐美國家相比極低的生活成本,也對外國偷渡者充滿了誘惑。近些年來,中國正成為一些外國人,尤其是來自第三世界國家國民心中的「世外桃源」。中國出入境管理部門的數據顯示,僅2006年一年,中國就查獲並遣返了非法入境、非法居留、非法就業的「三非」老外1.6萬人次。

 外界輿論認為,「三非」外國人近年在中國數量上升勢頭明顯也從一個側面間接反映出,中國對於越來越多的外國人來說,已經不僅僅是一個值得旅遊的文明古國,更是一個充滿著發展機遇的國家。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內地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