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8年9月14日 星期日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采風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百家廊•殘奧會:為生命喝彩!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8-09-14]
放大圖片

在北京殘奧會開幕式上,殘奧會田徑金牌得主侯斌,以攀繩方式點燃主火炬。

東方爾

 北 京奧運會的激情,北京奧運會的精彩,猶然在耳,歷屆殘奧會參賽國家最多、規模最大的又一世界性的體育盛會——北京殘奧會亮相登場了。

 2008年9月6日晚,當連續3次獲殘奧會跳高金牌的北京殘奧會全球形象大使侯斌坐在輪椅上,拉著滑輪繩索、牽動著自己和所乘坐的輪椅緩緩向上攀升至39多米的高空——祥雲火炬的點火口,並點燃火炬時,我們在侯斌那不屈不撓的交替拉升動作中,不僅看到了殘疾人超越自我的拚搏精神,而且還感受到了人性的光輝,體驗到生命的強大和尊貴。

兩個奧運 同樣精彩

 在此次殘奧會上,我國派出歷史上最大的殘奧代表團,共有547人,其中運動員332人,68%的運動員是第一次參加殘奧會。

 成功地舉辦一屆有特色、有水平的殘奧會,讓殘奧會和奧運會同樣精彩,是中國向世界做出的鄭重承諾。而做出了這個承諾之後,北京奧組委為實現「同樣精彩」付出了辛勤勞動和努力。單純從體育的角度上來說,與剛剛閉幕的「奧運會」相比,「殘奧會」無論從比賽規模和參加人數上都要小得多,可是倘若我們從「人文」的角度上稍加分析,就會發現,殘奧會所承載著的人人的「平等」理念,超越自我的奮鬥精神,特別是在殘奧會開幕式上所體現出來的,生命與生命之間的對話、生命的釋放和對於生命本身的思考,都是「奧運會」無法比擬和無法企及的。

 是的,在殘奧會上,也許不會出現菲比斯席捲八金的「奧運神話」,也不會有保特斬獲百米金牌時勝似閒庭的鏡頭。可是,當身帶殘疾的運動員們,在平日裡付出了比正常人更多的汗水和淚水,終於站立並奔跑在跑道上的時候,從他們的身上所散發出來的,超越身體缺陷、體質、極限的意志和精神,絕對要比菲比斯和保特把一個個世界紀錄輕鬆踩在腳下的從容更加讓人震撼,更加讓人感動。

 因為殘疾,所以他們更加渴望用「我能行」來書寫「人的尊嚴」,因為殘疾,他們在運動場上每向前邁出的一步,都向世人傳遞出了無與倫比的力與美的魅力。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奧運會因為有了殘奧會才顯得更加完整,更加具有震撼力,更加精彩。

沒有人是一座孤島

 英國詩人約翰.多恩(1572-1631)曾寫過一首詩:

 「沒有人是一座孤島,

 可以自全。

 每個人都是大陸的一片,

 整體的一部分。

 如果海水沖掉一塊,

 歐洲就減小,

 如同一個海岬失掉一角,

 如同你的朋友或者你自己的領地失掉一塊:

 任何人的死亡都是我的損失,

 因為我是人類的一員,

 不要問喪鐘為誰而鳴,

 它就為你而鳴。」

 筆者不知有多少人曾讀過這首詩,但相信每一個讀過這首詩的人都會被詩中所蘊含著的「人人平等,我愛人人,人人愛我」的人文精神所啟發。

 殘奧會的舉辦正是對這個世界上「沒有人是一座孤島」更深刻意義上的詮釋與實現。數據顯示,此次北京抓住殘奧會契機,投入6億多元進行6000多項無障礙設施改造。如長城、故宮等名勝古跡在保護文物的前提下進行無障礙改造,機場、火車站、地鐵等交通樞紐完成無障礙改造,組建了由70輛出租車組成的無障礙車隊,配備了2100多輛低底盤公交車,殘疾人出行更方便。此外,北京還動員了3萬餘名志願者為殘奧會提供服務,精心打造了一座「無障礙城市」,這些舉措都體現了中國乃至全世界對殘疾人的關愛。

 超越、融合、共享是此次北京殘奧會的理念,也是中國向全世界人民,向國際人道主義事業所做出的承諾和貢獻,借助於這個理念,每一個中國人都更加深刻地認識並理解了「人」的價值、人的尊嚴,為實現這個理念,不少的中國人悄然地改變了自己的自我道德觀和生活方式,更多的中國人理解了生命的意義、理解了生存在同一個地球村裡的我、你、他,無論是健全人,還是殘疾人,都有著同樣的感覺、同樣的希望和同樣的夢想。

喚醒人類良知的運動

 凡是看過殘奧會開幕式的人,相信都不會忘記,當147個國家和地區的4000多名運動員精神抖擻地進入體育場,高興地向觀眾揮手致意的時刻,望著他們的臉上所表現出來的勇氣和精神,幾乎在瞬間,我們就感受到了一種從未有過的震撼,感受到了從殘疾運動員身上所彰顯出來的,戰勝自我、超越自我的偉大精神力量。

 殘奧會讓所有的人都不由自主聯想到了薩馬蘭奇的一句話:「殘疾人的運動是喚醒人類良知的運動」。

 曾幾何時,我們所生存的這個世界,不僅未能向這些身體不健全人群提供格外的關心幫助和權利維護,而且還有不少健康人更是無知地自以為先天高殘疾人一等,人與人之間,誰要是記仇了,發恨的最基本方向總是詛咒對方是「瞎子」、「瘸子」、「瘋子」,而某個著名的笑星,更是喜歡從「殘疾人」和「弱智人」身上挖掘笑料取悅觀眾。

 沒有對不健全人群體的權利保障,就不可能有健康人群的權利存在。21世紀的世界也許早已告別了希特勒納粹為保證雅利安人種的純潔和優化,將大批智障人以「崇高」的目的殺害的殘忍,可是在現實生活中,種種不尊重殘疾人、歧視殘疾人的現象仍時有發生。比如說,家住西安的韓女士坐在輪椅上,一次出門,向來來往往的出租車招手,可不管她怎樣招手,空著的出租車對她似乎視而不見。30分鐘過去了,來來往往的15輛空著的出租車,韓女士只攔住其中的一輛車牌號為陝AU××65的出租車(見9月5日《三秦都市報》)。

 一個原本應當健全的人,之所以走進殘疾人的行列,有無數種可能和原因,可是一個社會乃至全世界如何看待和對待殘疾人的原因,卻只有一個,那就是:是否還有良知。

 我們之所以需要殘奧會,關注殘奧會,正是因為在我們這個世界當中還有許多人的良知還未被喚醒!

 為了喚醒良知,聯合國大會於2006年12月13日通過了《殘疾人權利國際公約》,全球6.5億殘疾人終於有了保護其權利的國際公約。公約定於2007年開放給各國簽署,當締約國達到20個時,公約將生效。

 殘疾人是人體的遺憾,但絕不是人類的遺憾。他們和所有的人一樣是人類社會大家庭裡平等的一員,享有同樣的尊嚴和權利,在中國五千年的傳統文化中,扶弱助殘一直都是人們交口稱讚的美德。

 「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禮記.禮運篇》如是說。在21世紀的今天,當我們的殘疾人兄弟姐妹,為了超越自我在運動場上拚搏的時候,我們還有什麼理由不為人類的生命竟能壯烈得如此美麗、如此尊嚴、如此震撼而喝彩!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采風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