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8年9月15日 星期一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港聞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暑期工9陷阱 慎防成獵物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8-09-15]
放大圖片

 ■每年暑假都有不少青少年尋找暑期工,當中一些人卻遇上求職陷阱。 資料圖片

——學生求職乏警惕易被呃 騙局新瓶舊酒仍中招

本報記者聶曉輝、鄭啟源

 【本報訊】新學年已展開,回到校園,不少學生會分享做暑假工的經驗,其中,少不了遇上求職陷阱。有團體總結今年收到的被騙個案,有以聘請「升學顧問」為名,游說求職者付款修讀課程,甚或借故欠薪;有支付數百元登記費當傳銷員後,感事有蹊蹺而打退堂鼓的青少年,之後被人騷擾。有團體指出,暑假前已向學生灌輸正確的求職意識,但成效仍然不大,因此將採取更主動做法,計劃在新學年初期走進校園,為學生舉辦工作坊及講座,並建立一個暑期工平台。

 層壓式傳銷、騙取登記費、模特兒騙局及刻意將僱用條文錯誤詮釋等的騙人招數,雖然全屬舊伎倆,但當騙徒重新包裝,每年都有青少年上當。青協單位主任張志偉指出,青少年做暑期工遇上被騙的手法大同小異,當中以層壓式傳銷及被引誘付款報讀課程最為普遍,而且今年最常見的個案是被聘為「升學顧問」,之後被僱主游說修讀課程。他說,手法與模特兒騙局相近,事主被人以甜言蜜語游說有當明星的潛質,但須先報讀儀態、化妝等課程來惡補不足,這些招數是舊酒新瓶。

事主息事寧人 助長不法行為

 張志偉指出,無良僱主很多時利用青少年的虛榮心,安排一些年輕的「成功人士」現身說法,強調會考零分非末日,只要肯努力傳銷,就可得豐厚佣金,買車買樓無難度。事主經不起引誘,即使要他們先付出巨款購買產品再向外推銷,也在所不計,殊不知噩夢由此開始。

 青協求職陷阱熱線今年暑假便收到一名家長求助指,他的兒子答應了一間傳銷公司工作,後來發覺有異,遂沒有上班,對方竟多次來電,甚至在寓所外等其兒子要求上班,結果把其子嚇病。相隔了一段日子,傳銷公司人員沒有再作騷擾行為,而事主損失了約200元登記費,就當買個教訓。不過,張志偉認為,不少事主往往只想息事寧人,其實是助長不法行為。

 他強調,傳銷概念「明買明賣」,本身並無問題,只是那變相的僱用及推銷手法,當中更可能涉及盜版貨或有問題的產品。他指出,曾有青少年應徵倉務員,但被當局發現貨物是侵權品時,竟糊裡糊塗變了經營者而要負上刑責;另有人被聘為夜總會文員,上工卻被軟硬兼施當公關。

上班不足7天 訛稱不發薪金

 張志偉指出,有僱主更覷準青少年對勞工法例認識匱乏的弱點,「僱主可能在求職者試工數天後,告訴其不被錄用,然後訛稱法例規定員工上班不足7天,不會獲發薪金,令青少年信以為真。」青協督導主任鄧良順指出,過去兩年均在4至5月提醒青少年勿墮求職陷阱,但仍有近一成受訪學生表示求職時「中招」,顯見時下青少年對求職陷阱的警覺性嚴重不足。

青協擬開學初期辦防騙講座

 鄧良順指出,對於全無工作經驗,甚至忽略時事的中學生來說,極容易墮入求職陷阱。由於少有學校指導學生求職時應注意的事項,青協計劃新學年初期,便到中學舉辦有關求職陷阱的講座、工作坊、分享會,及向學生簡介勞工法例,同時亦會在暑期開始前聯絡僱主,建立一個暑期工平台,定期刊登資訊,讓青少年有較安全的尋找暑期工途徑,不用在街上亂碰。他說:「若然出現問題,亦較易追究。」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港聞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