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三姐鄧鳳燕守在小妹鄧美燕床前。 本報廣西傳真
本報駐廣西記者 陳曉健、張玉文
廣西賓陽縣蘆圩鎮嶺腳村的鄧家,本是富足的一家,但如今的卻是家徒四壁、債台高築。鄧家大姐鄧琪本有一個令人羨慕的富裕家庭,但現在卻變賣了所有家產,四處打工。懂得四門外語的三女兒鄧鳳燕,亦放棄了到香港工作的機會,留在廣西南寧拿著微薄工資。這一切都是為了拯救患有尿毒症的19歲小妹鄧美燕。
2006年,鄧美燕發現自己尿量減少,雙腳浮腫。醫院檢查後,診斷小妹為尿毒症晚期、慢性腎衰、心臟功能衰弱,換腎是唯一的希望。
由於當時沒有腎源,小妹的手術只能一拖再拖,而病情也愈加嚴重。病情惡化的那段時間,小妹曾經3次昏迷。昏迷最長達34天。
鄧美燕每天都要進行心臟維護、血透等各種治療護理。每天的醫療費用就要6000多元,最高一個月的費用達13萬元。面對這樣的數字,鄧家上下都慌了。而在小妹病危期間,爺爺和姨丈更相繼離開人世,家中失去了經濟支柱。
像大山一樣的醫療費用壓得大姐鄧琪喘不過氣來。情急之下,鄧琪不得不將自己辛苦經營的3家幼兒園和一間酒吧低價轉讓給一些親戚。她又先後賤賣掉自己的3部轎車和一處房產,所得的30多萬元全都用在了小妹的醫療費上。
2007年元旦,醫院通知找到腎源,要鄧家交7萬的手術訂金。可是,小妹的前期治療費用太大,鄧琪身上已沒有分文。為了治療小妹,鄧琪豁了出去,從上年起,她接下了兩份工作,每天工作達20個小時,每月僅得6,000元。昔日風光無限的女老闆一夜之間成了打工妹。
三姐:願以婚姻救妹
就連三女兒鄧鳳燕也願意為救小妹而犧牲幸福,她堅定地說:「只要有人能拿出錢來,幫我小妹做腎移植手術,延長小妹的生命,不論對方什麼模樣和年齡,我都願意嫁給他。」
鄧鳳燕是5個孩子中最俊俏的一個,19歲就提前拿到了大學畢業證,精通4門外語。她考取了研究生,又另外應聘上了一家香港旅行社。但是,鄧鳳燕放棄了這些發展機會。她說:「小妹生病以後,我不想離她太遙遠,害怕一離開就再也見不到她了。」
在家人的努力下,鄧美燕終在今年初做完了腎移植手術,但是2月就出現了器官排斥反應,移植的腎壞死在體內。現在,小妹正等待11月進行第二次腎移植手術,可是家中已再拿不出一分錢。鄧琪表示,由目前到11月,所需的手術費和護理費至少要30萬。
而鄧美燕的不幸,在當地引起了各界的關注。社會各界以各種方式為她捐款6萬多元。然而這對於一個每天需要幾千元來維持生命的患者來說,這些錢顯然是杯水車薪。(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