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儘管廖潔盈(右)中學修讀理科,但一直抱著唸考古的念頭。
小時候熱愛看考古紀錄片、流連於博物館的廖潔盈,儘管中學修讀理科,但一直抱著唸考古的念頭。她04年在會考中考獲5A,適逢北大清華首次來港免試招收尖子生,她馬上將3個入讀志願都填上與考古有關的院系。廖潔盈的父母當時大驚失色,「他們開始覺得北大好有名氣,去讀書也不錯。但沒想過我居然鐵了心報考古」,她指父母擔心女兒讀完冷門科,畢業後即變失業。
在興趣為主導的堅持下,廖潔盈如願進入考古文博學院,主修文物建築。剛入學時,「老師教、學生聽」的內地授課方式,讓她覺得與中學課堂無異,難免失望。但後來出外實習、在進行要求精確的測繪工作時,廖潔盈發現老師講授的知識很受用,為他們打下了紮實的根基。北大畢業後,她選擇入讀中文大學建築系建築史研究碩士課程,「我已經熟悉了內地的情況,希望能接觸更多西方的研究和學術訓練」。
足跡遍24省 理論實踐並重
與廖潔盈同年考入北大考古文博學院的黃沛詩則主修考古。她喜歡中國歷史,但認為香港院校提供的歷史課程本已寥寥,且往往更多著重西方歷史,因此選擇到中國考古學的創始地──北大深造。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回望北上4年生活,黃沛詩最開心能得到四處遊歷的機會,她的足跡至今已遍佈內地24個省市。最令她難忘的,是到甘肅省參與禮縣大堡子山的發掘工作。這個在06年被官方評為「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的地方,是秦國早期的貴族墓地。在當地工作了4個月的黃沛詩,雖然自己沒有第一手的發現,但有同行的老師挖到青銅器。後來,墓地還出土了一套完整的春秋時代編鐘和石器,令小妮子十分興奮,「感覺很神奇呢!」她回憶說,小時候參觀博物館聽發掘文物的故事,沒想到可親眼看到它們重見天日的一刻,並可以親手為這些千年珍寶輕輕掃去歷史的塵土。
黃沛詩今年於北大畢業後,在香港一間旅行社工作。她希望先通過工作積累社會經驗、再選擇進修,日後能從事文物保護和推廣的工作。近年港府不斷推出藝術發展和活化歷史建築的計劃,黃沛詩有感自我發揮空間很大,但亦期盼道,「希望政府不是3分鐘熱度啊!」她認為保護歷史文物比發展經濟更重要,「經濟衰髐Q幾年後又可以重來,但是祖先留下的文化遺產不珍惜,就會永遠消失」。而廖潔盈則不排除返內地工作的可能性,「因為那裡的文物種類更多、變化也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