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周一嶽稱本港醫療體系可承受市民需求。 本報記者聶曉輝 攝
【本報訊】(記者 嚴敏慧、羅敬文)針對近日問題奶類製品事故,醫院管理局向轄下醫院聯網發出指引,以便前線醫護人員對兩歲以下幼童的腎病個案作出跟進和轉介,將瑪嘉烈醫院定為指定診所治理病人,並會呈報確診個案,目前仍未有本地個案。但前線醫生聯盟指出,目前的腎臟檢驗設備和人手不足,擔心在現有資源下難以應付需求,若有大批內地病人來港求診,將會為前線醫生帶來壓力。
瑪嘉烈醫院設專門診所
內地毒奶事件的問題逐漸浮現,受污染的奶類製品相繼發現流入澳門及本港。醫管局主席胡定旭昨日出席公私營醫療合作計劃啟動禮後稱,針對內地發生三聚氰胺污染奶類製品事件,局方已向醫院聯網發出指引,教導前線醫護人員辨別腎石個案,以便為懷疑曾食用受污染奶類製品而引致腎病的病人提供轉介及臨床治理。
醫管局已在瑪嘉烈醫院設立指定診所,為有關病人治理,已呈現腎病症狀的病人,會直接經由醫院急症室接收即時治理。胡定旭表示,醫生確診有關個案便會呈報,並會與衛生防護中心、食環署保持聯繫。醫管局已向前線醫護人員提供國家質檢總局及食物安全中心發出的受污染產品最新名單,並會定期更新名單。
醫生恐難應付病人急增
食物及衛生局局長周一嶽昨日出席簡報會時稱,內地已推出新政策,讓市民免費接受腎結石檢查,相信不會對本港醫療體系造成壓力,並強調醫管局設備足夠,相信本港醫療體系可承受市民的需求。
不過,前線醫生聯盟主席羅智峰表示,醫管局資源不足的「老問題」一日未解決,難免加重前線醫院的壓力。羅智峰表示,毒奶製品事件發生後,逐漸有市民要求為子女檢驗,倘醫管局的新政策推出,或令大批內地人前來求診,恐怕為前線醫生帶來壓力。他又稱,化驗有否腎石的詳細檢查約需半小時,當中還要照超聲波,部分兒童或需事前服食安眠藥,才可作出檢查。
在港澳門腎石嬰情況穩定
至於澳門早前有嬰兒疑飲用問題奶粉引致腎石個案,已獲轉介至本港的私家醫院接受治療。主診的兒科外科醫生楊重光表示,該名兒童入院時情況嚴重,兩邊腎也出現結石,引致急性腎功能衰竭,上周已接受微創手術,以導管引流小便,情況已轉趨穩定,無生命危險,今天會嘗試擊碎腎結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