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8年9月30日 星期二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港聞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報慶徵文佳作選:人文匯聚 報慶情深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8-09-30]

作者:譚寶幹 公開組 二等獎

 今天是你六十歲的生辰,這是個特別值得慶賀的大日子,讓我們懷著歡欣雀躍,互勵互勉的喜悅心情,為你送上一份情深愛切的報慶祝賀。

 情深,緣起五十年代老父對《文匯報》那份不離不棄,愛不釋手的堅毅支持;與此同時,從唸小學的一刻開始,在耳濡目染和老父諄諄善誘的引導下,我也順理成章地成為文匯報其中一位少小讀者。

 猶記兒時,生活艱苦,雙親為持生計,一家三口,擇居偏遠新界村戶;每天晨光熹微,雞鳴報曉之際,老父便帶著我,背起布袋書包,和母親一起步出家門,沿著一道朝露濕濡,縱橫交疊的鄉野草徑,往市集上一家古樸簡舊的茶居上班去。老父是茶居的企堂,母親負責打掃清潔工作;到了茶居,老父把我帶到掌櫃貴叔的櫃檯前,教我恭恭敬敬地向他道過早晨後,便讓我坐在櫃檯旁一張小茶几畔,給我一個小饅頭和一杯清茶,然後工作去了。我一邊吃著饅頭,一邊看著貴叔收銀找贖之餘,戴著他的老花眼鏡,聚精會神地翻看著手上的一張報紙。大約三刻鐘的光景,老父回到櫃檯前,打發我自行上學去;每次,貴叔都會把他剛看過的那份報紙送了給老父,老父恭敬接過,躬身連聲謝謝。

 晚上,亮著家裡唯一的一盞火水燈,老父開始在昏黃的燈光下凝神細看貴叔早上送他的那份報章,其間,他會不厭其煩地,一遍又一遍的把報章上每一則有關祖國和香港的消息唸給母親和我聽。終於,我好奇地問了老父這份報章的名字,他笑著把報章移到我的眼前,指住報章上黑墨墨的報頭,教曉我認識了「文匯報」這三個陌生的文字。

 每次老父把報紙看完,必定整整齊齊地把它放好在廚房裡一個木架子上,他對我說,這是貴叔的一番心意,因為我們付不起這份報紙的月費,所以留下給我作為課餘學習的知識。

 這一留,便留了四十個年頭,直至老父晚年因病身故,母親才決定把這一萬四千六百多份陪著我們一起生活、成長、遷移、經歷的「文化老伴」《文匯報》轉送給一位居於台灣的遠親,當年他是台大歷史研究院的學者。

 時光飛逝,歲月留情,四十多年來,誰會料到和我們一家三口在生活上朝夕相隨的精神文化良伴就是《文匯報》這份報章呢?的而且確,它陪伴我們渡過了無數人間的春夏秋冬、陰晴圓缺;經歷過漫長生命路途上的成敗得失,喜怒哀樂;並且讓我們一起共同見證了祖國和香港過去和現在不斷更新發展的時代變遷;承先啟後的人事輪替和開放改革後翻天覆地的社會、民生、政經開拓新面貌。

 四十多年的心神交會,《文匯報》的編者、記者和作者們的名字,早已成了老父和我生命成長中的「心交良朋」,縱使我們從來沒有一面之緣,但是透過閱讀和學習他們所執筆編寫、報道的社論、時評、專題、小說、生活、文藝、體育、娛樂、社會、政經及教育等等文章的內容,都大大地充實和拓闊了老父和我的識見和視野,同時更牢牢地鞏固了我們對祖國的熱愛和兩岸三地同胞血脈相承的深厚中華民族感情;而最大的得著,是我們在不同的年代不斷閱讀《文匯報》的過程中,充分提升了我們對認識中國民族在人文、文化及文明事業等領域上的歷史發展台階。

 回想起來,這段屬於我們父子兩人在生命成長軌跡上鮮為人知的心路歷程,實在是彌足珍貴,頗堪細味的墨海情緣。此時此刻,藉著《文匯報》創刊六十周年華誕的日子,讓我獻上一顆感激的心,謝謝每一位《文匯報》的前輩與後起才俊們,在過去和未來的時代巨輪驅動下,為我輩讀者們繼續提供優質的文化精神糧食。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港聞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