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老永基醫生手持的電子手帳,可方便醫生巡房時處方藥單,減少人手抄錯的風險,而另一張則是認證病人的電腦條碼。本報記者李見安 攝
【本報訊】(記者 李見安)醫生潦草的處方,字跡不清,連執藥的姑娘也未必看懂。仁安醫院於今年首半年出現7宗藥物事故,其中4宗由醫生的潦草字體引起,包括把藥包上的服藥時間,由每6小時一次寫錯成8小時一次;配給病人的肺癆藥,份量由1,000毫克配錯成1,100毫克等。該院上月起在兩層病房試行「電子藥物處方系統」,醫生巡房時使用電子手帳開藥,並期望該系統在未來3至6個月內推廣至全院。
醫生字體潦草致配錯藥物
仁安醫院駐院急症科專科醫生老永基表示,該院於今年首半年發出逾10萬張藥物處方,當中只出現7宗藥物事故,當中有4宗是病人住院期間發生,由醫生的字體潦草或不完整引致。他稱,由於不少藥物的名稱十分相似,為了杜絕配藥意外,該院上月起在內科病房及外科病房試行「電子藥物處方系統」,醫生以電子手帳開藥單。
首半年有7宗藥物事故
仁安醫院院長李繼堯表示,為加強措施,更加入電腦條碼病人認證系統,醫生會診、藥房職員派藥時,會親口詢問病人姓名以確認身份,也會透過電腦條碼來作雙重確認。他說,其實該院早於05年,已在門診部實行電子處方系統,並期望該系統在未來3至6個月內推廣至全院病房層,減少人手抄錯的風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