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8年10月8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熱點追擊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土地承包期可望永久化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8-10-08]
放大圖片

本報北京新聞中心記者 劉越山

 中共十七屆三中全會將於本周四開始(9日至12日)在北京舉行,對內地新一輪農村改革做出重要部署。此間政情專家預期,是次會議有望在農村土地制度、公共服務、戶籍制度三方面取得較大的政策突破。其中,農村土地制度料將在堅持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基礎上,對多種形式流轉土地承包經營、土地永包制實現新探索。此外,完善農村金融服務體系、實行農民專業合作社、擴大城鄉統籌試點、完善鄉村治理等議題,也將作為未來農村的改革重點,在會上作出充分的探討研究。

 中國「三農」問題研究專家、農業部研究員陳建光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表示,十七屆三中全會的主題之所以定為「三農」,是因為當前中國農村改革發展正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農村改革仍是中國改革的關鍵環節,農業農村發展仍是中國發展的戰略基礎。

新政准許農民流轉土地

 對於海內外熱切關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議題,專家指出,胡錦濤總書記日前在安徽省考察時的講話,透露出重要信息。胡錦濤在回應農民關心的三個問題時明確指出,首先,現有土地承包關係要保持穩定並長久不變,同時還要根據農民意願,允許農民以多種形式流轉土地承包經營權,發展適度的規模經營。其次,中央將不斷加大強農惠農政策力度,大幅度增加對農業、農民、農村的投入。第三,要積極推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不斷提高農民收入水準。

 專家據此分析,是次三中全會,料將在農村土地制度、建立健全農村公共服務體系上有較大的政策突破。而目前束縛農村生產力發展的兩個主要問題,除土地制度外,還有戶口制度。因此,專家預料,探索破解二元結構的戶籍制度也將納入是次會議重點。

 土地流轉問題被外界視為三中全會最熱門的議題之一。著名經濟學家厲以寧指出,當前發展農村經濟面臨的瓶頸問題,是農村金融服務嚴重滯後。農村金融發展的桎梏,是受到現行農村產權制度的制約。最普遍、最集中、最突出的表現,是農村宅基地管理制度,宅基地及其上面建造的住宅既無法流轉,又不能抵押,制約了農民土地權益的實現,不僅不利於農民致富和農村經濟發展,而且不利於農村勞動力轉移,嚴重阻礙城鎮化進程。未來應鼓勵支持各地探索宅基地流轉和抵押辦法,保護和實現農民對宅基地的應有權益。

承包期料可延至70年

 專家分析,新一輪農村改革可能會進一步完善土地徵用制度,進一步延長土地經營權的年限,將農村土地的承包期從現在的30年延長到70年。

 農業部農村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宋洪遠也指出,中共十五屆三中全會解決了農民土地經營權的長期化問題,而現在則是要探索如何從長期化到永久化,即「土地永包制」。土地承包經營權的物權保護也要強化,使農民享有土地的佔有、使用、收益、處置四種權益,允許將土地承包經營權進行抵押。同時,還要探索建立較完善的土地流轉市場,能夠通過競價,使農民獲得較多的流轉收益。

組織合作社是農村發展方向

 目前,內地農村大批青壯年進城務工,留守農村務農的多是老弱婦孺。專家分析,這種農村生產的現實狀況,決定著要提高土地勞動生產率和效益,就要搞規模經營。據了解,目前在湖北有些地方成立了稻穀合作社,安徽定遠也成立了養豬協會。探索實行包含銷售、技術、信息、金融等服務的綜合服務合作社,或是各種各樣的專業化合作組織將是未來農村發展的一個方向。

 中央黨校「三農」問題研究中心副主任徐祥臨表示,家庭聯產承包制責任制曾是一種創新,而現在則要培育和鼓勵的農業合作社,在一種更高的形態上把農民組織起來。他指出,目前內地一些地方發展得好的合作社,實際上就是綜合性合作社的雛形,囊括了銷售、技術、信息、金融等服務。他強調,韓國、日本及台灣地區的經驗表明,小農經濟可以搞合作社,但方向是綜合性合作社而不是專業合作社。

 專家還指出,下一步中國農村金融改革的重點,將是進一步完善農村金融服務體系,實現政策性金融與合作金融有機結合。

戶籍制改革破解城鄉二元化

 中國社會學會名譽會長、著名社會學家陸學藝認為,戶籍制度是束縛農民的緊箍咒,有望先行改革。現行的所謂集體所有制已經變得畸形,這是城鄉之間、農村內部諸多糾紛的主要根源。破解「二元結構」可使農村土地產權明晰,使農民獲得可以自己支配、處置的資產和房產,使農民有參加市場經濟競爭的資本和立足之地。

農民不用「光著身子進城」

 據悉,重慶等地探索建立的農民進城機制已引起中央高層關注。重慶試驗包括:「宅基地換住房,承包地換社保」,即農民放棄農村宅基地,宅基地被置換為城市發展用地,農民在城裡獲得一套住房。農民放棄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享受城市社保,建立城鄉統一的公共服務體制。

 而在其他地區,也正著力解決農民「光著身子進城」問題。如浙江不少農村搞了社區股份合作制改革,即把村集體資產入股,包括土地、房屋、甚至農機具,把它們折成資產、換成股份,這樣農民就可以帶著股份進城。

鄉村管理服務水平待提高

 專家預料,鄉村治理也將成為三中全會的一個討論內容。當前,鄉村治理有不少難題需要解決,歸結起來需要處理好三個關係:村支部與村委會、村委會與上級政府、村委會與村集體經濟組織。現在,這三組關係還不太順,存在互相掣肘的現象。而在另一方面,目前農村的社會管理服務基本上是「小馬拉大車」,水平亟待提高,農村迫切需要建立城鄉統一的公共服務體制應急管理機制。

近數屆三中全會關注「三農」

 縱觀中共黨史,歷屆黨代表大會之後的三中全會往往具有特殊意義,往往作出有重大轉折意義的決策。農業、農村和農民問題,始終在歷屆中共三中全會佔有重要地位。

十七屆三中全會 將就統籌城鄉共同發展,促進形成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新格局作出部署。

十六屆三中全會 重申了中國的土地政策,強調土地家庭承包經營是農村基本經營制度的核心,要長期穩定並不斷完善。

十五屆三中全會 將「三農」問題提到了新的歷史高度,指出農業、農村和農民問題是關係中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全局的重大問題。全會提出到2010年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奮鬥目標,並確定了實現這些目標必須堅持的方針。

十四屆三中全會 明確提出深化農村經濟體制改革。

十二屆三中全會 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經濟體制改革的決定》,全會提出在繼續深入搞好農村改革的同時,加快以城市為重點的整個經濟體制改革的步伐。

農改將釋放數十億土地財富

 【本報訊】據中財網報道:中國共產黨十七屆三中全會即將召開。據悉,圍繞土地制度的相關政策調整將成為本輪農村改革的關鍵。

 單純從數據上來分析,農改將釋放數十億的土地財富。按照經濟學家厲以寧的說法,中國農民宅基地房子按照市場價值估計,高估有20萬億元,少估一點也有15—18萬億元,而之前由於宅基地和建設其上的住宅無法流轉,這部分價值實際上是被封凍了起來,直接制約了農民土地權益實現,而流轉後將這部分價值釋放出來。

 這還僅僅只是對小部分農村宅基地價值的估算,更大部分則是在18萬億畝耕地使用權可流轉和承包期大幅延長,將釋放出更多財富,從而成為帶動農村消費、城市化等一系列推動經濟關鍵問題的重要支點。所以這一改革一旦開始,可望催生數十萬億的土地財富。

名詞解釋

宅基地:是指農村居民在村內建造自住房屋的土地,類似香港新界居民的丁屋地。

承包地:自改革開放以來,為增加農民生產的積極性,實行具彈性承包制,把集體耕地按戶承包給農民,這些農地就是承包地。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熱點追擊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