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停經後的女性約有一半機會患上骨質疏鬆,要預防及治療,最好多飲用含豐富鈣質的奶類製品。
文:馮婷婷 圖:資料圖片
很多人輕視骨質疏鬆這個健康問題,認為只是小毛病,對身體影響不大,但明德醫療中心主診醫生黃家淇指出,由骨質疏鬆引致的併發症會危害身體健康,如髖骨骨折的頭1年,會有2至3成的死亡率。趁著10月20日的世界骨質疏鬆日,一同了解及預防骨質疏鬆。
據世界衛生組織的解釋,骨質疏鬆是種漸進及系統性病變,起因與年齡增長有關,意指骨質密度比正常低,骨骼組織變薄,因而出現骨頭變脆,造成容易骨折的現象。不過,骨質疏鬆在香港頗被忽視,「骨質疏鬆的患者主要是正常停經後的女性,即約48至52歲後,幾乎有一半人患上。若非正常停經,即因其他身體問題,如卵巢切除手術、女性荷爾蒙驟減、藥物等導致提早收經,患上骨質疏鬆機會相應增加。」
身形嬌小易骨折
「身材較細小的女士,患上骨質疏鬆的機會亦較大。她們骨骼發育較弱,不夠強壯,增加骨折的危險。另外,若家族有骨質疏鬆的病史,也會提高患病機會。」
黃醫生解釋,年老是主因,但香港人飲食普遍缺乏鈣質,也是患病者眾的原因,抽煙、酗酒,以及長期服用類固醇等,都會令骨質疏鬆。
併發症或會致死
骨折是最常見的骨質疏鬆症狀,其他如關節痛、非發育時期的駝背,都是患病的先兆。「據醫管局治療骨質疏鬆的費用統計,大部分女性患者,多於髖部(即臀部)出現骨折情況。髖部有不少大血管,所以復元較慢,亦有可能需要長時間臥床,減低活動能力,從而引起其他併發症,如肺炎、尿道炎、褥瘡、靜脈栓塞等,構成生命危險。」
「因此,在患上骨質疏鬆的頭1個月,死亡率約有3至5%,6個月或以上增加至7至15%,患病1年或以上,死亡率可高達2至3成,實在不容忽視。」
自我風險性評估
若有懷疑,可進行一個簡單的骨質密度檢查(DEXA),當T值大於-1屬正常,介乎-1至-2.5則指骨質不足,是患上骨質疏鬆的先兆,應密切注意情況,高於-2.5的話,則代表已患上骨質疏鬆。
「國際骨質疏鬆基金會亦有關於骨質疏鬆的自我評估測試,大家可自行對骨質密度進行初步評估,若懷疑患病,可向醫生了解情況。」
五類藥物治疏鬆
在治療方面,骨折是需要以手術來接駁,由於骨脆,手術難度會提升,復元時間亦較長。「骨質疏鬆通常是以藥物減輕惡化情況,主要分5大類:雌激素替代療法(HRT)、選擇性雌激素受體調節劑(SERMs)、抑鈣素(Calcitonin)、雙磷酸鹽(Bishosphonates)、負甲狀腺素(Parathyroid Hormone),處方會因應病人而異。」
不過,要解決問題,黃醫生指出應從根本出發。「日常飲食應多汲取鈣質,中國人較容易產生乳糖不耐症,可服食鈣片、喝豆漿等代替。另外應戒煙酒,咖啡亦要避免,多做帶氧運動如跳舞、跑步、游泳等,亦應有適量的戶外活動,汲取維他命D,因為很多香港人都長時間於室內工作。老人的話,要提防意外跌倒,總而言之,是預防勝治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