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8年10月15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社評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投行倒閉:拉開新時代的序幕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8-10-15]

王 宸

 從3月24日貝爾斯登被摩根大通緊急收購算起,到9月美林被收購、雷曼破產倒閉後已經整整半年,到9月美林被收購和雷曼破產倒閉後,市場終於難以壓抑其懷疑和憤怒:美聯儲在投行倒閉的過程中到底做了什麼?美聯儲在摩根大通緊急收購貝爾斯登時不僅提供了300億美元的特別融資,隨後的4月份美聯儲也僅僅降低基準利率和再貼現率25點,這樣摩根大通除了特別融資安排中10億美元虧損之外,利率變動中的損失也僅僅約為1億美元,問題在於,美聯儲特別融資以及接管貝爾斯登資產,與其說是為了拯救市場和貝爾斯登,倒不如說是給予摩根大通以最大的實惠,為什麼美聯儲如此堅定地提供資金而投行們仍然紛紛倒閉?美聯儲的流動性平台與投行倒閉之間存在什麼難以逾越的鴻溝,美聯儲還能承擔維護金融市場的重任嗎?

投行倒閉的真實背景

 從具有85年歷史的貝爾斯登倒閉、而且是第一家大型投行倒閉的案例來看,美聯儲發揮了非常積極的作用,不僅首先為貝爾斯登籌措資金延緩其破產,而且美聯儲在力促摩根大通收購中幾乎仁至義盡,但是仍然有貝爾斯登人員關於「美聯儲迫使貝爾斯登被收購」的流言,實際上美聯儲當時已經將利率降至2.25%的水平,並開闢了TAF等創新借貸工具,甚至很多時候直接借出易於兌現的國債,美聯儲在提供流動性方面已經完全開闢了一番「新天地」,問題的關鍵在於貝爾斯登當時完全沒有利用這些借貸工具從美聯儲積極融資,甚至直到7月美聯儲延長其創新借貸工具期限後,美林和雷曼仍然不願意到美聯儲的窗口融資,不過美林和雷曼卻四處拉攏主權基金入伙,甚至瞄上了韓國養老基金和韓國產業銀行,當然9月份美林和雷曼倒塌得如此之快,不能不使這些主權基金和國外機構大呼僥倖。由此可見,刻意繞開美聯儲的流動性平台甚至寧死不屈,是三大投行轟然撲地的真實背景。

 為什麼投行們不願意到美聯儲的窗口去融資呢?原因很簡單,保爾森和伯南克提出的更完整嚴格的「監管改革藍圖」將把投行們納入監管體系之中,屆時不僅投行們傳統的全球融資活動、甚至投行們之間的「暗流動性」這些保留領域都會被監管起來,可以想像,面對要麼委屈生存、要麼被徹底透視這樣一種十分痛苦的境地,投行們「堅持抗戰」直至流盡最後一滴血也就不難理解了,這是美聯儲和投行之間的「戰鬥」。美聯儲就是如此堅執地以其創新窗口提供流動性為條件,要把投行們納入麾下「徹底透視」,這種淵停嶽峙、翻雲覆雨的強硬手腕,豈能不將整個金融市場完全有效地監管起來?又怎能不讓一直以來在全球縱橫捭闔、呼風喚雨的投行們痛徹心肺呢?然而這正是美聯儲新時代的序幕:桀驁不馴的投行紛紛自斃。五大投行中貝爾斯登曾經與美林是死敵,但在美聯儲的新時代裡這都化為歷史的灰燼了,只留下一幅清晰的「漁歌一曲終,江上數峰青」的大寫意圖像。

伯南克主義以及更多

 五大投行中剩下的花旗和高盛隨即乖巧地向銀行控股集團轉變,並收購了商業銀行資產作為晃眼的招牌。3月美聯儲曾將接管的貝爾斯登部分資產業務委託給黑石管理,而黑石這樣的私募股權機構通過上市走向前台,也已經獲得了美聯儲「一級經紀商」的重要身份證,整個市場動盪過程中也唯有黑石和高盛這樣的神秘機構能夠輕鬆充裕地融到資金,這樣踩著轟然倒塌的投行們的身軀的,將是黑石、新的高盛和花旗這樣的倖存者,還包括收購了美林的美國銀行。這很可能預示,未來投資銀行業務要麼在資本巨頭手裡退居二流,要麼將與股權投資,甚至商業銀行業務和對沖基金實現混合捆綁乃至革新,而所有資本巨頭的重要業務都將在美聯儲流動性平台的綜合監管之下運行,水落石出之後市場驀然發現,流動性平台已經成了強硬果斷的伯南克主義的基石,任何逍遙自在、分庭抗禮中獲得暴利的時代都已經被歷史的塵埃所湮沒。(文匯論壇)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社評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