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8年10月20日 星期一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港聞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拾荒年輕化 中年趕絕長者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8-10-20]
放大圖片

 ■調查發現,近6成拾荒者每月掙到不足400元收入,生活艱難。本報記者莫雪芝 攝

 【本報訊】(記者 李見安)卑躬屈膝靠拾荒維生,換來不足以餬口的微薄收入。一項調查發現,逾8成拾荒者沒有領取綜援,近6成人單靠拾荒每月掙取不足400元收入,最年輕的拾荒者竟為8、9歲的小學生,年紀小小便跟隨祖父母執紙皮,補貼生活。有學者表示,金融海嘯的衝擊逐步呈現,隨著失業人士增加,中年「拾荒團」已加入戰團「爭飯食」,令拾荒長者生活更趨艱難,建議政府把生果金增至1,100元,但不應設立資產審查的門檻。

 香港浸會大學與和富社會企業,於06年起至今年初訪問358名拾荒者,大部分住在元朗、大埔及黃大仙區,其中74.5%近5年才加入拾荒行列;50.9%受訪者年過66歲,40.8%為46至65歲,只有8.3%是45歲以下的人士。同時,約7成的拾荒者是女性。

 調查發現,分別有85.8%及55.6%受訪者並沒有領取綜援及生果金。拾荒原因方面,84.1%人是為了賺取收入,然而56%受訪者每周僅賺得100元或以下,只有7.3%人每周拾荒可賺到逾400元收入。而拾荒地區則以元朗區為主,其次為大埔區、九龍城區及觀塘區,主要流連屋苑及超市;84.7%是執紙皮,75.5%執鐵罐,76.1%執報紙,其餘則包括二手貨物、電器等。

天水圍爭食 老人更慘情

 負責調查的浸大社會工作系助理教授李建賢表示,雖然拾荒者仍以長者為主,但發現天水圍區的中年拾荒者開始冒起,「現在經濟開始差,失業率或會上升,新界西北地區已出現中年拾荒者加入競爭,趕走不少公公婆婆,令長者生活更慘。」調查亦發現,新界北區有少量的年幼拾荒者,最年輕的僅8、9歲,陪伴祖父母執紙皮補貼生活。他建議,政府應將生果金增至1,100元,才足夠讓長者應付日常開支,但強調當局不能引入資產審查,以免長者因怕手續麻煩而不願申請,令拾荒長者生活更差。而社福界應繼續拓展「食物銀行」,以支援拾荒長者。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港聞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