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工委書記楊林女士。
2008年8月8日,帶著中國人的百年期盼,北京奧運會開幕了!開幕式融合傳統與現代,兼具經典與華麗。開場2008位年輕人擊缶而歌: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誦聲讓全世界都聽得到,這是中國的聲音,北京的聲音,當然也是張開雙臂歡迎海內外賓客的亦莊的聲音。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時間真快,北京奧運會開幕的第二天,是我在亦莊採訪的最後一天。早餐之後,小王帶我走進社區,了解亦莊人的生活。
一位散步的老人成為我的第一個採訪對象。寒暄之後,老人了解了我的來意,便愉快地打開了話匣。
老人姓杜,是土生土長的亦莊人。半個世紀的風雨與共,使老人對亦莊這塊土地有著深厚的感情。1997年,因為開發區的建設,老杜搬遷到了現在居住的現代化小區。離開祖輩守望的土地,從村莊到城市,從平房進樓房,老杜和村民們都經歷了一個從不習慣到習慣的過程。「唉,再也看不到滿農家院的月季花了。」話語中還有幾許懷舊,這也許是老年人的特點。現在有空的時候,老杜還會到原來村子所在地去看看,但已經找不到記憶中的那個家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個個高科技企業。說到變化,親眼目睹了開發區誕生、起步和騰飛的老杜立刻就轉而神采飛揚:「年輕人想找工作的政府給安置工作,想自己幹的給安置金,老人們也按月拿上了養老金,日子過得紅火!」至於日常生活,他說:「已經習慣了」。如今老人還當上了小區的居委會主任,又像早些年那樣,成天為大夥兒忙活。
第二個接受我採訪的人則代表了亦莊的「外來人」—家住東晶國際的李東先生向我介紹:「我原來住市裡,一次出差我從京津塘高速公路看到這邊有一片新建成的地方,於是驅車走近了解,那以後我就喜歡上了這裡並成了開發區的居民。這兒不像城裡,清靜啊!剛搬來時環境還不行,從窗戶向外看過去,空蕩蕩的。可如今您再看看,整個一大花園兒啊」。
接著李先生以主人的身份向我介紹道:開發區裡不僅僅有很多世界名牌企業,配套服務也很到位:國際企業文化公園,在咱中國第一個以國際企業文化為主題的開放式公園;同仁醫院,是一家現代化的綜合性醫院;開發區實驗學校是由重點中學北京二中和重點小學史家胡同小學聯合聯辦的一所集小學、初中、高中於一體的全日制寄宿學校;正在建設中的榮華路為人們提供了豐富的城市綜合服務,囊括了城市文化、綜合商務、科技研發、產業文化廣場、健康休閒區等多種功能……
最後,李先生自豪地對我說,「我喜歡這個地方,喜歡自己選擇的家」。
我們來到居民委員會,值班的張女士笑臉相迎。得知我是想了解「鄰居節」,她轉身從書櫃中取出一本大影集說:「您看看吧,這是我們專門保留的『鄰居節』照片」。
翻開第一頁,照片中三個老人演唱京劇,我立刻認出其中一位就是我到亦莊第一天向我介紹「社區京劇社」的老大爺。
「怎樣會想到辦這樣一個節呢?」我邊看邊問。張女士介紹說:開發區的社區是新型社區,很多小區都辦過「鄰居節」。辦「鄰居節」就是要讓平日不認識、不走動的居民們動起來,互相了解,拉近居民間的距離,增進情感,分享快樂和諧。
第二頁,照片中一位老爺爺帶領兩個七八歲的孩子在演節目,老爺爺帶著黑色的假鬍子,兩個小朋友則是女扮男,男扮女,十分搞笑。
「『鄰居節』內容還很豐富啊!」我說。
「是啊,有居民們交換可利用舊物的跳蚤市場、老年人的經典老歌回顧演唱會、社區攝影協會的小區生活圖片回顧展、書畫古玩收藏展、充滿童趣的『拋繡球』、激烈的『包餃子比賽』等,還有一系列精彩的文藝演出」。
有一頁,是一位警察站在「鄰居節」現場的特寫。
見我不明其意,張女士介紹說:這位年輕的警察姓戴,從2005年就開始負責這個社區的警務工作,取得過社區可防性案件發案率為零的好成績。
最後一頁,照片中有人在排隊取餐,有人在低頭大口吃著,好一派熱氣騰騰。
張女士解釋說,那是「鄰居節」最後一個「節目」—小鎮的餐廳為居民們提供免費套餐。聚餐使鄰里之間的交流一下拉得更近了!
合上影集,張女士接著說:「其實,我們社區每天都在進行外人『看不見』的聚會」。
開發區的社區網絡論壇很豐富,生活中各種各樣的事情都拿到網上來說,還能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問題。有時候需要什麼東西就在網上找,有這樣東西的人家就會把東西送到居委會,轉給需要的業主。
「『鄰居節』把網絡內、網絡外的,年輕的,年長的居民湊在一起,大家更加熟悉,鄰里更加和諧,『鄰居節』年年舉辦」。
……
開發區居民生活在優美的綠色環境、和諧的人文環境、完備的和現代的生活條件中;生活在開發區政府殫精竭慮的關注和關懷中;生活在對未來的希冀和對新興衛星城市的憧憬中—這,就是亦莊生活態。
作為採訪的最後一項內容,在小王的安排下,我拜見了開發區工委書記楊林女士。
席間,聽完我介紹幾天來在開發區採訪的感受,楊林書記含笑頜首,她表示,目前,開發區正著力解決亦莊新城建設所需的人才、基礎建設、產業發展等關鍵問題,按照「以業興城、以城促業」的思路,加快推進北京高端產業園區建設,加快推進繁榮、和諧、宜居的亦莊新城建設。開發區會進一步完善服務功能,積極搭建和完善各類服務平台,大力發展各項社會事業,為企業和居民創造更優良的投資環境和生活環境。
採訪進入尾聲,楊書記似乎要考一考我這位「識文斷字」的記者:亦莊之「亦」作何解?
我極盡所學列舉「亦」字的含義:「亦」字可作為「也」、「又」、「但」理解。古體中的「亦」字從「大」,所以,「亦」字還有「大」的意思。「亦莊」就是「大莊」,隱含著興旺發展的美意。亦,也可作為語助詞,如「不亦樂乎」等。古文中,亦通奕,「亦世」和「弈世」兩個詞通用,「亦世」所表述的含義,希望世世代代,做個有道德的人,大有作為的人,無愧於先輩的人……
楊書記說:「今天的亦莊人,正是應該傳承先人的志向。同時更要順應人類發展和全球經濟的大潮,在亦莊這塊土地上創造今天的大作為」!
楊書記的話看似簡單,卻頗具寓意。幾十平方公里之於北京,很小;十幾年之於亦莊歷史,很短。這裡原本與周邊的文化是同一的。是開發區的創立,帶動了亦莊經濟,創造了新亦莊精神,催生著新亦莊文化。差異是個性的前提,所以亦莊精神和亦莊文化主要是以開發區為主體的新亦莊精神和新亦莊文化。
亦莊精神誕生還很短暫,亦莊文化更僅僅雛形初顯。但是其內容正越來越豐富多彩。這些內容是由開發區的管理者,來這裡投資、工作的人,還有亦莊的原住民們共同奉獻的。這些內容今天正越來越成為他們共有的氣質成分:
創新 — 開發區生生不息的源泉。要創業就離不得創新。在長期的創業實踐中,創新已從一種工作使命逐步上升為既是工作中的使命又是職業生涯的氣質。
專注 — 對待事業的態度。他們縝密的制定計劃,一旦行動絕不朝令夕改。
細緻 — 現代企業成敗的最關鍵因素。被「奔馳」人評價為「這一點和德國人極其相似」。
平和 — 對待生活的基本態度。他們從容應對困難和矛盾,絕不患得患失。
開放 — 對待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和事物的態度。他們自己就來自世界各地和中國的五湖四海。
包容 — 對待朋友、同事、合作者的態度。如日本島津公司經理所說:雖然兩國的管理理念和管理體制不一樣,但島津的所有人相當於是一個「命運共同體」。
……
也許,這些氣質從開發區建設的第一鏟土開始就在積累;
也許,是開發區產業發展定位的特殊性,與國際接軌的高端產業從業者的主體性格影響了亦莊的每一個人;
也許,為數眾多的外國先進企業透過對中國員工的影響,使世界各國優秀的企業文化連同民族文化在亦莊有了烙印;
也許,再加上一個移民城區與生俱來的其他屬性……
但是可以肯定:這些內容是彼此磨合、彼此影響、彼此學習、彼此適應的結果。
七天的採訪結束了。走進開發區之初,我曾希望全力了解這裡的招商引資硬件條件,以給未來的海外投資者一個「實在」的答案。但是隨後的採訪中,一種潛在的激情萌生、積蓄、強烈,是亦莊人的精神和氣質在感動我。在我即將離開這裡的時候分明感覺到,伴隨著從「開發區」到被稱為「北京.亦莊」的亦莊新城的建設和發展,這些精神和氣質正在昇華為北京亦莊的區域文化。而文化力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乃至一個區域發展的最深厚動力。「北京.亦莊」,正在成長和成熟的,優秀的區域文化品質,一定給予世界各地來這裡投資、工作、生活的人們以足夠的信心。
我要把這裡的感受告訴所有海外讀者。
我要告訴讀者我心目中,一個中國當代工業經濟的香格里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