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震海博士 鳳凰衛視評論員
歐洲國家十分希望在此次北京亞歐峰會上與亞洲國家進行協調。若亞歐能在此次峰會就一些問題達成共識和協議,可能對美國構成一定壓力。從這個意義上,原先「美中歐三足鼎立」格局只是停留在政治和戰略層面,現在有可能向經濟乃至金融秩序延伸。至於這種延伸的幅度和程度究竟如何,當然有待觀察,但這一趨勢的展開看來已是不爭的事實。
一連兩天的第七屆亞歐首腦會議,昨天(十月二十四日)開始在北京召開。這次亞歐峰會的規模為該峰會創建十二年來最大,想必與此次峰會由中國主辦有一定聯繫,當然也與此次峰會的另一個焦點——共同應對全球金融危機有不可忽視的關係。
亞歐:「次要關係」日顯重要性
亞歐峰會從一九九六年開始,至今已有十二年的時間。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亞洲、歐洲分別與美國有機制,抑或兩大洲的一些國家之間也存在著頻密的多邊磋商機制,但作為兩個大陸的整體,亞歐之間卻並沒有直接的溝通管道。這既來自於歷史的原因,也由於雙方在目前的世界秩序中——與美國相比——均非絕對主導性力量。
這個意義上說,亞歐兩個大陸之間在新的國際格局下的加強對話,從長遠來說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最近幾年,歐美的一些政治智囊們熱衷於談論所謂的「美中歐三足鼎立」格局,其背景就是亞洲尤其是中國地位的日益重要。但不可忽視的是,在亞洲內部也有不同的力量對比和角逐,而且隨著中國的崛起,無論世紀亞洲內部還是在全球範圍內,都感受到程度不同的壓力,因此各方加強對話就顯得尤其重要。
由於歷史和現實戰略的原因,歐美和亞美雙邊關係已經發展得相對比較成熟,但亞歐關係卻始終是一個較為薄弱的環節。十二年前亞歐峰會創建時,與會國領導人已經意識到這一問題,但當時由於中國崛起的勢頭尚不明顯,伊拉克戰爭也尚未爆發,所以許多問題的重要性尚未顯示出來。
十二年前,參加亞歐峰會的國家只有二十六個,但時至今日則已擴展到四十五個。尤其是近年隨著中國的迅速崛起,如何應對這一挑戰,包括中國在內的亞洲國家如何自處,這既是中國和亞洲自身的挑戰,同時也是歐美國家和全人類面臨的共同挑戰。從這個意義上說,亞歐峰會的作用顯然不同於亞洲與美國的溝通或中美峰會:亞歐由於是兩個均擁有古老文明的大陸,同時在歷史上就曾經有過密切的往來,更主要的是雙方目前同時都不是世界最大的霸主,因此亞歐之間的溝通對穩定和平衡世界秩序顯然有著不同於美國的另一層意義。
亞歐共識:料給華盛頓峰會構成壓力
這次的北京亞歐峰會,原本是由中國主辦的一次較為重要的峰會,但由於不久前突如其來的全球金融海嘯,因此此次峰會如何在共同應對全球金融危機方面加強協調,尤其是在美歐峰會之後、全球金融危機峰會之前,就顯得尤其重要。
這次亞歐峰會是北京奧運會後中國舉辦的又一重大國際活動。同時也是中國自前年主辦中國-東盟峰會和中非論壇之後舉辦的又一個國際性會議。尤其是在國際金融海嘯之際,美國剛剛宣佈十一月中旬將在華盛頓舉行全球金融危機峰會,因此四十五個亞歐國家領導人此刻在北京聚會,亞歐兩個大陸的國家如何協調彼此應對金融海嘯的策略,自然十分引人關注。
席捲全球的金融海嘯已經成為全人類共同面臨的挑戰。由於風暴的始發地點是在美國,而歐盟又是全球最大的經濟實體,因此歐美之間在應對金融風暴問題上加強溝通當是題中之義。但與此同時,亞洲國家有著美國最大的債權國和外匯儲備最多的兩個大國-中國和日本,因此尤其是近年中國在全球經濟秩序中的作用日漸重要,因此來自亞洲地區的應對金融風暴的舉措也日益為國際社會所關注。
此次的北京亞歐峰會在時機上,恰好處於不久前剛結束的歐美峰會和十一月十五日將在華盛頓召開的全球金融危機峰會之間。在歐美峰會上,雖然雙方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目標一致,但在美國的自由競爭資本主義和歐洲的有序資本主義哲學之間,人們還是能感受到從理念到策略的一系列分歧。再加上在擔任歐盟輪值主席國的法國與美國之間,在協調全球金融危機的主導權方面也出現分歧,因此歐美之間實際上在應對金融危機方面處於一種貌合神離的狀態。而恰好下個月十五日,由二十國參加的國際金融危機峰會又將在華盛頓舉行。
在這種情況下,歐洲國家自然十分希望在此次的北京亞歐峰會上與亞洲國家進行協調。若亞歐能在此次峰會就一些問題達成共識和協議,並將這些協議拿到下個月在華盛頓舉行的國際金融危機峰會上,那麼就可能對美國構成一定壓力。實際上,最近有一些西方學者已經認為,國際金融風暴發生後,在原先的美元區和歐元區之外,還有一些由中國人民幣主導的另一支力量。
從這個意義上說,原先在「美中歐三足鼎立」格局只是停留在政治和戰略層面,現在有可能向經濟乃至金融秩序延伸。至於這種延伸的幅度和程度究竟如何,當然有待觀察,而且也將假以時日,但這一趨勢的展開看來已是不爭的事實。(文匯論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