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8年11月3日 星期一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熱點追擊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行使知情權vs維護隱私權 我們想知道—人肉搜索「刑」不刑?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8-11-03]
放大圖片

人肉搜索系列二之二

 ■本報珠三角新聞中心記者 任田

 北京白領女子姜岩因丈夫出軌而跳樓自殺事件由網絡上升到司法程序,進入央視《今日說法》節目視角,成為網絡暴力第一案,引起無數網民關注。北京朝陽法院甚至特意召集該院54名高級法官展開聯席會議,主審官提請與會者就以下問題進行研討:1、公佈普通公民的個人信息與隱私權侵犯之間的關係;2、網站對網友的不當留言有無監管義務及承擔責任的程度;3、道德批判與隱私保護的限度。但平心而論,這場研討除了空泛的「在處理這起案件時,應考慮案件處理結果對於網絡的健康發展與引導產生的影響,以及公民權利保護的影響」之外,得不出清晰的結案指引。

廣東環球經緯律師事務所律師馬俊軍就「人肉搜索」所涉及的法律及道德問題對本報記者說,法律是剛性的,而生活是無限豐富的,任何立法在通過時其實已經滯後了,網絡空間、虛擬社會出現的諸多新問題很多屬於法律的灰色地帶,人肉搜索現象游走在網民知情權與被搜索者隱私權之間,既需要對現行相關法律條文作擴充性解釋,也需要網民的道德自律。法律和道德都是調整社會生活的規範,法律的調整力度比道德要大,但範圍比道德要小得多,法律不是萬能的,違法的必定違背道德,反之卻未必。

高舉正義大旗 發洩私人情緒

 但他也強調,任何自由都應有界限,過度使用權利就是權利的濫用,可能構成侵權。因此網友在搜索之初,主觀動機也許並非有侵權的惡意,僅僅是為了滿足獵奇本能,但通過網絡傳播後,情況就會變得複雜和不可控制,公佈被搜索者甚至親友的家庭住址、電話、個人照片,客觀上涉嫌侵犯公民私人生活的安寧權,這也是隱私權的一個組成部分。

 網絡第一人氣美女、自稱智商145的啊呀娃娃認為,人肉搜索是一個很難定義的事物。信息開始是分散的、無害的、沒有關聯的,但一經網友的整理和串聯後,就產生了量變向質變的轉化。更多的信息暴露人前,關於一個人完整的社會評價被形成,網友對這個人的完整審判也就建立在這個背景之下。啊呀娃娃指出,不可否認的是,網友站在施行輿論監督的大旗之下,這種行為對於個人來說並不公平。許多網友參與對某人的搜索是為了找個自己情緒發洩的出口,這個被搜索者有時就充當了犧牲品。

法律一片空白 被肉被冤活該

 此外,人肉搜索其實很容易造成網絡冤案。萬一通過海量搜索搜出來的那個人並不是虛擬門牌背後對應的真正「嫌疑人」呢?例如菊花香香炫富事件挖出來的酒吧女老闆,銅須門裡無辜的替罪羊UP,個別網友通過捕風捉影發動人肉搜索,最後卻發現打錯了人。

 輿論監督的前提,應該是掌握了嫌疑人非法犯罪的真實線索。而在虛擬世界裡發表侮辱他人的言論,在現實社會中也是不被允許的。

 隨著網絡發展,糾紛越來越多,說明人們的維權意識在逐漸加強,但作為被搜索者仍處在十分弱勢的地位—真正獲賠很少。即使是「第一案」,男主角王菲狀告三家網站,索賠也不過13.5萬元。因為法庭很難量化原告因被公佈信息而造成的社會評價下降程度,人格受損程度等等。一般都是按侵犯名譽權處理,被告賠禮道歉,賠付每個自然人5,000到10,000元的「精神損害撫慰金」,或登報道歉收場。

杜絕灰色區域 網警全天在線

hta.jpg

 ■隨著網絡犯罪急劇增加,各地警方開始關注網絡治安。圖為北京工商查獲利用互聯網售假耐克商家。

 隨著網絡犯罪急劇增加,並呈現出與傳統犯罪相結合的特點,廣東省公安廳領全國風氣之先,於去年9月起全面實施互聯網公開管理工作,建立網上警務責任區制度,在網站設置虛擬崗亭和虛擬警察,據官方數字,首批網警已達700名之眾。每遇大案要案,還可另外抽調警力,因此人員編制並不固定。這些網警分佈在廣東省主要地級市及發達縣市,24小時值班,接受網民舉報,以便及時發現線索。「讓不法分子知道,網上有警察巡邏,有群眾監督,有人管,也有人理,並不是什麼法外之地、灰色區域。」

 今年省公安廳向媒體公開的網絡案件大致分為兩種,一種是利用網絡散佈地震捐款虛假賬號進行詐騙,另一種則是打擊整治網絡淫穢色情信息等。據消息人士透露,目前廣東網警的工作水準頗高,連在人員流動性很大的國內網吧都能找到對應犯罪嫌疑人,即使在境外註冊了IP號碼(此前也出現過涉粵港兩地的網絡犯罪案件),網警也可以偵到。利用香港地區網站在內地犯罪或利用內地網站在香港地區犯罪的,粵港警方都進行了信息共享,並採取刑警聯合行動,與偵破現實犯罪並無太大區別。但涉及人肉搜索、網上譭謗之類「新型網絡案件」,有關人士則承認應對手段仍然滯後,主要是法律上尚難界定是否觸犯刑律及量刑。

 採訪中,記者了解到一個有趣的現象,就是通常上網5年以上的資深網民都一致認為人肉搜索「是伸張正義的行為,是為平常法律不能給予足夠懲罰的人一個道德的宣判」,而媒體幾乎集體倒向了討伐「網絡暴民」一邊。而律師的介入,讓這一切更微妙—律師是憑什麼查詢到相關人IP、通訊記錄的呢?—「我只能說,我們各有各的途徑。」某律師這樣回答記者。

網上群體作惡 誰嚐甜頭?

爭論焦點 網友說,比如打小偷。小偷也許只偷了幾百塊錢,有必要人人喊打且打個半死嗎?但別忘了,也許圍喊的人群中有以前因為丟錢包而受到重大挫折的人,當然彼小偷不是此小偷,但對於小偷的憤慨之情是沒有不同的。還比如包二奶。這個現象經常發生在我們身邊,帶來很大困擾,法律不能嚴懲或過輕,怨憤累積之下,就觸犯了大多數人的心理底線。因此每當網絡上發生「小三鬧事」或「二奶炫富」,大家就誓要揪出ID背後那張洋洋得意的臉,每人恨不得啐她或他一口水。2006年的虐貓事件,暴露人性大惡,法律不管,肇事者也僅被停職。因此當一個「作惡」的人被搜索出來,大家就陷入了打小偷的情緒當中。慕容雪村說,即使對待一隻貓,人也不能肆意作惡。

 被趙女士告上法庭的網友臭蟲不臭辯解說,那些「隱私」是我們在網上聽人家說的,照片是從她(趙女士)的網上空間裡弄來的,駕照是媒體給的,我們最多算湊熱鬧吧,為什麼我們倒被告了?

每場風波 媒體均介入

 幾乎每一場人肉酣戰,都有媒體介入,令道聽途說的更撲朔迷離,令不可收拾的更不堪入目。有人注意到,愛出事的網站多是那些不分主題、參與者身份複雜,進出流量又很大的門戶網站。雖說在數萬人之中點燃一場針對某件事某個人的聲勢浩大的人肉搜索並不太容易,但火星竄出之後到底有沒有職業推手推波助瀾?有沒有大牌導演指揮若定?誰敢說完全沒有從別人的風波中獲得自己的利益?他們吸引了眼球,也製造了事端。

 銅須在電視回應網友討伐,八分齋在報紙接受記者採訪,王菲在朝陽法院向三家網站索賠,令一張張虛擬世界的大字報,寫滿了偷情、眼淚、良心等字眼,掀起現實世界的滔天巨浪,演變成一場又一場大規模的社會道德討伐。

今日博客:從大雅之堂變酒吧廁所

 兩人在餐廳相遇,簡單招呼之後就是探問對方的博客點擊率,這已經是網民一個很普遍的習慣。為了追求更高點擊率,還有網友舉行粉絲答謝抽獎—凡經常登陸他博客並達到一定點擊率的人,可以給予他所喜愛的歌星的原版簽名CD,這當然是利用博主身為娛樂記者的職業之便。著名的2006年博客門事件,雖然與點擊率無關,但也說明博客的重要性—不要以為你的博客從來沒有人看,只是留言的人不如潛水的人多而已。

 有學者說,如今的博客已經從一個說話交流的平台,變成了魚龍混雜的酒吧廁所,意思是在裡面幹什麼的人都有。這固然與博主的攀比心有關,也是社會壓力下焦灼心情的投影。焦灼的不僅僅是博主本人,某些單位也非常看重博客這一平台,例如某電視台就將博客點擊率看做一項對於主持人人氣評價的標準—誰的點擊率高,就說明這個人受觀眾歡迎,人紅,公司才有繼續捧下去的信心。

明星博客頻涉醜聞

 不久前爆發的「新浪博客門精神分裂教」事件,也充分暴露許多明星的自吹自擂現象:即明星在博客上發帖給自己,匿名化裝成好幾個粉絲,有的罵,有的彈,有的意淫,有的搶沙發,一會「你真是個婊子」,一會「我好想摸摸你 」,內容豐富,煽情十足。一位被揭發出來的明星很無奈地吐露真言:「我能怎麼辦?我們靠這個混的。」

採訪手記:心靈需要一個家

 最近一個月內,韓國明星接二連三地自殺,既說明網絡的不安全對真實生活中人們的傷害程度需要關注,也提醒中國人,在迅速擁有了發達科學技術但骨子裡還極端保守的社會中,有著和韓國相似的教育文化背景,但顯然影響更加強大深遠的中國娛樂圈,情況也未必樂觀到哪裡去。

 原本是虛擬的世界,為什麼可以令從不上網的人也遍體鱗傷?人們到底能不能適應這突如其來的變化?該如何增強自己的心理素質和抗打擊能力?心靈需要有一個家,比一切物質的豪宅更重要的家—希望以結果生命來解決問題的悲劇,不要再繼續上演。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熱點追擊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