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8年11月5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港聞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神童唔易做 容易遭孤立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8-11-05]
放大圖片

 ■嚴民(左)叮囑15歲的余躍(右),社交經驗要比提早拿到博士學位重要得多。本報記者吳玫 攝

本報記者 吳玫

 這個年代神童似乎特別多,但神童不易做,他們經常活在家人熱切的期望和社會好奇的追逐中,難得有放鬆的空間。香港科技大學最年輕的學生、15歲的北京男生余躍,小學和中學一直就讀於為資優生特設的班級,為鍛煉自立能力,他選擇來港升學。雖然其父母不能跟在身邊,但仍寄望兒子早日成為「年輕」博士生。同樣15歲上大學、現為科大理學院副院長的嚴民則坦言,社交經驗要比提早拿學位重要得多。

 余躍6歲入讀小學,用了8年時間已完成小學和中學課程,去年14歲時便考入科大工學院計算機科學與工程系。余躍回憶說,當年他考北京著名的八中「少兒班」時,要經過智力遊戲、測試腦電波等考核,並被要求住校一周,待老師觀察表現後再決定錄取結果。包括余躍在內的30多人從1,000多人中脫穎而出,「我所在的小學實驗班有30名學生,但一齊入少兒班的只有9人」。

初入科大門 擔心無人理

 3歲便接觸電腦的余躍,小學開始學習編程、設計機器人,考大學時亦以計算機系為首志願。當時他報讀清華大學,但因競爭激烈未必獲派心儀學系,當時科大計算機系則答應錄取他,「因為我希望畢業後到國外留學,科大課程與國際接軌,相信對我有幫助。而且,我希望鍛煉自己的獨立和決策能力」。余躍坦言來港前曾擔心無法融入成年同學的生活,「以前唸少年班時很單純,就是30多個小朋友一起上課和玩耍。進大學後我擔心沒人理我」。真實情況比余躍想像的好很多,內地學生很照顧他,港生初次見面時往往會驚訝於他的年幼,但熟絡後亦如同齡人般相處。

 余躍指,科大比內地大學有更多選課的自由,他亦獲准修讀一門研究生課程「機器翻譯」。他自言很享受香港生活的多元化,「除了學習,還要想著怎麼玩,所以學會時間管理最重要!」他坦言父母較著緊自己的學習,「他們有時候會盤算,我甚麼時候能拿到博士學位?但我不會再像以前,全依賴他們做決定。我有自己的判斷,求學還是要求質量!」

過來人不擅溝通致離婚

 15歲時憑全國數學競賽第7名升讀復旦大學的嚴民則坦言,讀大學時最遺憾的,就是因為年齡太小而缺乏社交經驗,對之後的生活產生不小的影響,他覺得其首段婚姻以離異收場,或多或少與其不擅與人溝通有關。他又說,近年大學教育不斷普及,令越來越多人獲得入讀資格,「神童」亦隨之湧現。

 科大近年曾接到過不少資優生申請入學,但嚴民認為,年幼學生要上大學前應慎重考慮,因為現在大學不僅要求學習專科知識,更要培養全面的素質,「年齡太小的學生,未必能理解其他人談論的話題,容易被孤立」。他笑指神童通常很難入讀最頂尖的大學,因為這些學校在錄取時均十分謹慎,不輕易「拔苗助長」。記者提及今年曾以英國會考5科A*成績(科大取錄最低要求6科A*)報讀科大的簡文鋒,嚴民語重心長地說道:「其實他大可以多花兩年時間,用更好的高考成績考上更好的學校。人生這麼長,提早幾年唸大學並不見得如此重要!」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港聞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