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8年11月10日 星期一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內地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三大指標評估 海嘯衝擊超97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8-11-10]

 【本報北京新聞中心記者海巖9日電】中央重拳出擊提振經濟,是因為中國經濟正顯露越來越明顯的下滑風險。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長巴曙松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從目前的3大指標評估顯示,此次美國金融危機對中國經濟的衝擊程度將超過97亞洲金融風暴。

 「與1997金融風暴時相比,中國經濟受到國際環境影響的程度更大,這既包括更大的資本流動規模、更大的外匯儲備,也包括對於出口的更高的依存程度,中國經濟的出口依存度在1998年時只有18%,到2007年上升到38%左右」,巴曙松說。

 他還指出,1997年應對亞洲金融風暴時,中國的房地產市場還處於起步階段,對中國內需的帶動作用還處於促進和形成階段。而目前的房地產市場,則已經形成了十分濃厚的觀望和調整的氣氛,直接制約著內需的擴張,因此當前中國經濟在次貸危機中面臨的內需放緩壓力比1997年時更大。

 另外,一些政策工具在新的市場環境下效果大打折扣,也令當前的形勢比1997金融風暴時更嚴峻。從大型基礎設施建設來看,在中央政府保持良好的財政狀況的同時,地方的財政狀況總體上並不令人樂觀,貨幣政策在對抗經濟衰退和刺激內需方面的效果也十分有限。

財政收入充裕 調控遊刃有餘

 巴曙松認為,當前的金融動盪,是全球經濟由這種結構失衡轉向新的平衡的一個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中國無法置身事外。在金融危機從美國的金融行業擴展到實體經濟之後,可能會迅速通過實體經濟渠道傳導到中國,對中國經濟形成超出預期的衝擊。

 商務部研究員梅新育也認為,與1997亞洲金融風暴相比,現時面臨的外部衝擊更大。但「國內的狀況比當時好,財政收入充裕,金融機構資產負債結構大幅度改善,此前持續的反通脹政策也為今後適度放鬆貨幣政策刺激經濟增長提供了較大的空間,而不必擔心類似日本零利率陷阱那樣的尷尬」。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內地

新聞專題

更多